











拍郁金香的感想
郁金香拍了好几年了,今年去香山植物园前还在考虑如何拍照的问题。郁金香太美了,以至于很多摄友爱好者爱到发烧的地步。众多发烧友中不乏烧摄影器材的、烧花卉品种的、有的用光、烧PS的,有的烧数量。玩过了觉得无聊,比较后接的乏味,下面说说我的感想。
首先说说烧设备,花600元买一个塑料痰盂,可以有效的控制景深,虚化背景,将不想看到的杂乱背景一虚了之。花上万元买一个长焦,也可以控制景深。但是,刚开始烧器材时,摄影的效果会突飞猛进,烧了一段以后,少量的投入就不会有突飞猛进的效果了,没有实力、没有后盾,走烧器材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烧郁金香的品种其实不应该是摄影爱好者的思路,其实那是花商的事。从一进公园门就开始找不同的品种——这一定是个初级的摄影爱好者,郁金香的种类是有限的,新品种更是凤毛麟角,偶尔有一些变异。烧品种是郁金香发烧摄影中最悲哀的,没有新的品种就没有灵感,悲哀。
烧数量实际是一种中庸无为之道,一大堆一大堆近乎雷同的照片堆积在一起,虽然有些斑斓色彩的变化,但是把几年的照片比较一下,甚至发现了雷同。实际是“手中有相机,心中无相机”,烧照片数量还是初级爱好者,客观上讲是没心没肺一时过手隐的体现。
烧PS确实是一个投入少、见效快、收获多的方法,同一张照片PS后可以呈现出多种迥然不同的效果,有时甚至可以拿别人的照片PS一番。我现在还找不出PS的致命缺点,但是我认为PS是后期范畴,以偏概全的后果是很可怕的。
烧光线的爱好者也不在少数,经常看到中山公园大树枝丫间透出的一线光线前,n多个三脚架上面架着大炮,只等着光线到了某一个角度,他们便大开杀戒。说实在的,这已经是郁金香摄影中比较高级的了。但是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光线可以是千变万化的,而很多自然光是可以人为复制出来的,即使不在摄影棚中。就像在花朵上制造人造露珠的人们,花朵可以轻易的在人们的手中变美。前几天我在拍玉兰时发现了强光的好处就是可以调整曝光将背景变得一片漆黑来突出重点。但是,自然光未必是用光的唯一选择。
今天拍完,我有了一个的新的想法:郁金香花朵是美的,很多人只能如实的从照片中反映出郁金香的美,这些照片是唯美的,但是这只能说是反映,而不是创作。一个职业让我联想起郁金香花卉照片的创作,那就是律师。什么是律师,就是不管你是死是活,律师说你死你就没有发言的余地、没有睁眼的机会、没有生存的渴望,律师说你是活的,那么即便你已经躺在了太平间,你也会很给面子的起床,然后到院子里跑一圈。我想郁金香花卉拍的好坏不在于花朵的好坏,关键在于摄影者的设计能力,有了设计能力后在考验你的执行力,有了执行力,照片为所欲为了,摄影才真正的有了发展的空间。
扩大空间是必须、必要和必然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