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驼骆祥子》整本书阅读策略及步骤(二)

标签:
教育 |
话题三: 老北京的大杂院。
老舍先生在小羊圈胡同的大杂院中生活到 14 岁,《骆驼祥子》中,祥子与虎妞结婚后也住进了毛家湾大杂院。大杂院中生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骆驼祥子》里这样写到:
http://s3/small/001p5Ujnzy7kN1ynlLk52&690“大杂院里有七八户人家,多数都住着一间房;一间房里有的住着老少七八口。这些人有的拉车,有的当巡警,有的当仆人。......老人们无衣无食,躺在冰凉的炕上,干等着年轻的挣来一点钱,好喝碗粥,年轻卖力气的也许挣得来钱,也许空手回来,回来还要发脾气,找着缝儿吵架。
http://s9/small/001p5Ujnzy7kN1zLLzW48&690老人们
空着肚子得拿眼泪当做水,咽到肚中去。......(杂院中的妇人们)怀着孕也得照常操作,只吃着窝窝头与白薯粥......屋子是那么小,墙是那么破,冷风从这面的墙缝钻进来,一直的从那面出去,把所有的一点暖气都带了走。”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大杂院人们生活之艰难,这也是当年老舍在大杂院生活的记忆吧。但是,祥子住进毛家湾大杂院是靠着虎妞的体己钱,在与虎妞结婚之前,祥子连大杂院都住不起。
话题四:那年月的治安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写的是19世纪20年代的故事。1920 年的北京什么样?那年月老北京没有现在这么和平、安宁、繁荣。19世纪20 年代,整个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北京作为首都更是兵荒马乱。据历史记载,袁世凯死后,中国开始陷入十余年的“军阀混战时期”, 在 1916 到 1928 年间中国共发生了 140 次战争,小到磨擦,大到大规模血战。 军阀混战造成了农村的破产,老百姓生活在暴力、苛捐杂税的罪恶深渊之中。 那时候来一波大兵,烧杀抢掠,被另一波大兵赶跑了,另一波大兵继续烧杀抢掠。 那时候北京周边的农村老百姓无法专心种田,农村一片荒芜。
http://s6/small/001p5Ujnzy7kN4jcH5375&690这张照片是 1926 年一位外国人在北京拍摄的,由于内战,北京地区的无家可归者和乞丐的数量增加,难民聚集在救世军门口。我们可以看到照片中衣不蔽体、眼神惊慌的小难民。
《骆驼祥子》中也有关于那段历史的记载:“西苑又来了兵”“长辛店又打上了仗”“西直门外又在拉夫”“齐化门已经关了半天”,这些都是城外的谣言,北京城里也气氛紧张“街上铺户已都上了门,马路上站满了武装警察与保安队”。 这段历史在《骆驼祥子》中以背景出现。
话题五:那年月的物价
祥子来到北京城拉车,他想一天剩一角钱攒 1000 天可以攒够 100 块钱,而100 块钱可以买一辆洋车。那么,祥子一个月挣多少钱呢? 鲁迅先生在他的日记中记录:北京城内一座 8-10 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仅 20 元左右;一间 20 平米的单身宿舍,月租金 4-5 元。鲁迅在 1923 年一度租用的砖塔胡同 61 号,3 间正房月租金8元。他的女佣除了全包食宿以外月工资仅 3 元(见《鲁迅日记》)包月的洋车夫跟女佣工资差不多,所以,我们可以估 算祥子拉包月的话,一个月能挣 3 块钱。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骆驼祥子》的只言片语计算那时候的一块钱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祥子被大兵们抢走,他趁着移兵之际牵了三匹骆驼,逃回了北京城。 在回北京城的路上,他的三匹骆驼卖了35块钱,现在一匹骆驼在 6000到2万块钱左右。我们姑且做了未必准确的猜测,如果按照6000块钱来算,那么那时候1块钱相当于现在的500 元左右,那么祥子在那个兵荒马乱、物价飞涨的年代, 他一个月赚1500 左右。
话题六:老北京的人力车夫
http://s1/small/001p5Ujnzy7kN4m3hzW00&690洋车了。 老北京的洋车夫指的是靠人力拉车载客的人,在老北京,洋车夫有不同的派别。《骆驼祥子》一开篇,老舍先生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老北京的洋车夫。 咱们现在打车根据费用的高低可以分为:专车、出租车、快车、黑车。19世纪20年代的北京城,人力车也分不同的等级。 1、专车司机=拉整天儿的高等车夫 2、快车司机=拉半天儿的体面车夫 3、黑车司机=下等车夫
导读活动结束,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商议读书进度,中学生每分钟阅读字数应不少于 500 字,《骆驼祥子》共 21 万字,总计用时是 7 小时,如果每天读半小时,应该 14 天读完。 教师可以拟定通读学程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大家也可以利用人教社教材每三章后面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阅读。
2.初探:整体感知、分享初感
引导学生“走近祥子”并制定读书计划后,如何评估学生初读的推进情况? 与“自读”相匹配,我采用设计“阶段任务”的策略实现阅读过程的“督导”。 “初探”环节就是通过组织“初期班级读书会”来交流“阶段任务”的完成情况, 帮助学生维持阅读热情。“阶段任务”即基于整本书章节内容设计的言语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