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同的构成(转载)

(2007-05-02 01:22:50)
    北京城的胡同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枝奇葩。谈论京城的胡同文化,我以为不必先从概念上下结论,那样难免让人感到乏味、枯燥。姑且就从我亲身的所闻、所见、所历、所记慢慢谈起吧。

胡同的构成

    偌大的北京城,从元代始,经明、清两代的建设,渐成规模。其城市建筑的布局,严格遵守正南正北的格局。以永定门往北一直到德胜门为中轴线,东西长安街等街道便往东往西延伸。从空中往下看,南北贯通,东西纵横,大体整齐划一。受这种布局构成的影响,京城里上万条胡同也大体保持了这种整齐划一的特点。在东城东四南大街上有一条胡同叫报房胡同。这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胡同,西接王府井北大街,东衔东四南大街。在这条胡同的中部往南又辟有一条小胡同,往里走有个官房大院。也许是沾了个“官”字的缘故,这个大院里的房屋排列很整齐,分为3排,每排前面各有一胡同,东西两端又辟有大道,使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起居有序,进出方便。

    胡同里的院落,大都是独门独院,朝南置有院门。院门颇有特点。一般都筑有台阶,有那么两三层;两扇院门对开,有的门面上写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条幅。门洞有长也有短,一般在三四尺长左右,在下雨、飘雪天作小歇、避雨、躲雪之用。至于门楼,大都是平顶,砖瓦相拼,略有图案。也有的稍微讲究一些,在顶上筑起1米左右的矮墙,配有各种造型。类似像官房大院这样的胡同、院落,在北京城里比比皆是,但格局上略有不同。在东四南大街上,从南往北数,内务部街、演乐胡同、礼士胡同、干面胡同,以及东四北大街的头条、二条、三条至十条,都是这样的胡同。在这些胡同里,坐南朝北排列着一个个院落。只是没像官房大院那样,形成一个大院。胡同一词,如何解释?尚未考证。但从形式上看,基本上是一排排房屋之间形成的一条通道。它供人们出行、奔走、小聚、晤面。

    胡同、院落,这是京城的基本房屋布局。千百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劳作、生息,酿出一幕幕别有情趣的胡同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