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月29日微访谈 错把绘画当学习的后果

(2014-06-03 10:51:56)
分类: 家长问答

胡晓珮:大家好,今天要谈的话题开始了,希望我所说的对父母和孩子有真的帮助啊!

紫荆百合2013:跟您 学习了这么久,已经知道一些。但依然常无意就会犯教的错误。胡老师,让孩子按剪纸书上的图案剪,对吗?那折纸呢?

胡晓珮:是雯雯妈妈吗?你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许多先进的妈妈已经非常注意在孩子绘画的时候去尊重孩子,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从语言等环境上已经做的很好了,但确实还会无意地犯错误,这个无意其实还是因为妈妈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没有改变的错误意识——比如,绘画是自由的,但多少要让孩子学到东西,我们自己追求知识是没有错的,也帮助孩子追求知识,也是没有错的。

但是绘画首先是表达,对于绘画敏感期的孩子,首要的就更是一种表达,绘画表达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先学习了技巧才获得的,这个知识家长必须具备,许多家长犯错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个基本的知识,早早地让孩子先学习技巧,模仿成人做好的图案,按照指定的程序和色彩进行创作,其实这已经不是创作,也不是表达,只是学习。

后果是什么呢?孩子失去该有的表达能力、失去该有的色彩感觉、失去该有的自由的想象能力、失去该有的创造能力。

在绘画敏感期的孩子,对色彩图形线条结构等等都高度敏感,模仿能力也很强,我们许多家长包括教育者就认为孩子学什么像什么,趁此机会让孩子多去学习、技巧,掌握得快,就会画得好。这是无知的可怕的摧毁孩子的观念,敏感期正因为孩子对于色彩、线条、图形的敏锐感受力和吸收力,就要格外防止他们去照着画、听老师的指令去画,高度的敏感会让孩子特别容易被外在的因素影响,让头脑被限定住,使得自己原有的有特点、色彩感觉、构型能力都被抑制住,被限制住,而很难再表达出来,也就丧失了绘画表达的能力。

我们一代代家长都是在灌输式的教育模式中长大的,所以很难理解绘画怎么可以不先学习就画呢?那不是瞎画吗?所以,也随便就能说孩子的画是瞎画,这真的可悲。

上周,工作室的一个爸爸对6岁的女儿说:我看你也不认真学,每次都是自己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就是你妈妈非要你来这里,我看你没有必要,哪有不学习的呢?老师也不好好教,怎么也的教我女儿画得像个什么吧,我不能再送你来画了!”孩子很伤心的哭了,其实这个小姑娘的画很美,独特的色感奇妙的想象表达得淋漓尽致,但在爸爸眼中毫无价值,因为爸爸有一个错误观念:就是不先学习,怎能会画呢?

这也是我们多数家长从来不敢动笔画张画的原因,因为我不会啊,没有进过美术学院,怎么会画呢?也有许多爸爸妈妈伤心地向我表白:如果不是小时候进了少年宫学画,让我再不敢学了,我今天肯定也能画得很好,可是,现在一想到画画就惧怕,被老师伤着了!大家应该明白了吧。

雯雯妈妈,不必要让孩子照着剪纸书上的图案来剪,这些固定的样式会束缚她的,让她自由地剪,最后按自己的想象来组合成作品、拼贴成画,这是正确的。一旦孩子被固定的图形限制住,就很难再画出自己建构的图形了,也无法看到自己通过想象通过观察通过手脑协作而自主构建出来的独特的图形,这样就失去创作的成就感,而把成就感建立在模仿和听老师指令的基础上,该是多么可惜啊!

折纸也同样是按照固定的路径进行,孩子的发散思维会受到制约。这一类的东西可以等孩子大了之后再进行,12岁之后没有什么问题。

 

育儿匿名用户:提问:您好胡老师,Daniel在画室学画很久了。最近,我发现他在画室里创作时很容易被环境影响,专注画画的时间减少很多,有时一次课关注在画画上只有10-20分钟。请问,怎样帮助他调整这种状态啊?

胡晓珮:这一方面和孩子需要更多自由的时间来释放内在的需要有关系,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在不同的阶段普遍有这样的需求,我们确实要关注到他们的这一点。

孩子在适应幼儿园生物钟的时候,会放弃自己的一些需求,比如,幼儿园统一的户外时间对于个别孩子是不够的,就会出现他不愿意回园的情况,统一的音乐时间对个别孩子不够,就会出现她在阅读时间也要唱歌的现象,即使老师制止也忍不住,许多孩子在周1-5的幼儿园生活之外,并不想再进入到一个统一要求时间的空间,此时,他们有的会出现反叛,即知道成人的期待而有意不去达到。

另外,孩子会被其他的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吸引、比如工作室的其他东西,在许多孩子眼里是很好玩的,同学的表达也是有趣的,虽然他每周都看到听到,但对于他总是很新鲜的,所以,有些孩子喜欢自由的感受这一切。我建议不要过多去提醒他的专注,而是要特别肯定他已经专注的时间,对于他已经表达的内容进行交流,有些孩子的思维非常跳跃,画完之后不想再重复自己的思维过程,会表现得不愿意再讲或不愿意再听交流,认为没有必要,但我们既要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要不失时机地坚持与他的交流,可以用活泼的猜猜看之类的方式,让他的思维有逐渐深入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就会乐意交流、乐意展开更丰富的想象了。

 

宝宝贝贝添添跳跳:我家孩子3岁半,男孩,在他2岁多时,他爸爸给他买了画板和彩笔,第一次画就从画板上画到了墙上,被爷爷奶奶数落了半天,说不是有画板吗,怎么画到墙上,看把墙画的之类的话。现在孩子很少拿笔画,或者涂色也是妈妈你图吧。是不是那个时候给孩子有阴影了?怎么改善这种状态呢?

胡晓珮:2岁多的经历可以说有一些影响,但我看不仅仅是这一次,而是整体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我们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的许多话语也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家长说负面的话多于正面的话,说消极的话多于积极的话,而话语是有力量和权柄的,当孩子接受的话语不断消解他内在的信心时,就会出现不主动的问题,特别是在表达上。

绘画是孩子众多表达方式中的一种,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孩子的内在信心不够的时候,他在绘画中的主动性就弱,所以,先改善孩子生活的语言环境,包括表情、动作,要给他树立起一个观念:我能行,我和别人不同,我的表达是好的。话语如同孩子生长的土壤,好的土壤必让孩子强壮,说这样的话,比如: “你做的真好”、“我们看到你做的太高兴了”、“爸爸妈妈忍不住要再奖励你,因为你真的太棒了”、“你画的就是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如果一样,妈妈在画里就找不到你了,我现在又看到画中的你了,这个红色就是你啊,为了宝宝画出自己,妈妈要特别拥抱你!",有老人的家庭,注意提醒老人,与你们一致。

 

育儿匿名用户:胡老师,宝宝才不到2岁,开始绘画培养是不是太早了?

胡晓珮:2岁对于孩子绘画表达并不早,你说的培养绘画是指的让孩子去学习绘画,还是陪伴孩子开始用绘画来表达小小的自己呢?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目的是前者,就太早了,目的是后者,就赶快开始吧。

 

古風亭-母乳餵養大本營:很期待胡老师的书!何时能看到?

胡晓珮:对于书的出版时间,我的拖拉也真不是个好榜样,因为总是把自己孩子的事情放在第一位,也就总是不能如期,2月底,老二上了幼儿园,总算有时间按出版社的审核来校对了,但因为照顾老二也一直忽略了老大的HOMEschool,就决定头三个月不碰书的事情,来协助老大进入到7年级的美国SONLIGHT教材里,6月1号原是出版社定的出版时间,被我往后顺延了,现在,大女儿已经完全适应了教材,我在6月>1号之后再开始最后修正工作,总之,今年肯定出版了。

 

小优优-baby提问:我女儿现在五岁,小时候我和她一起画画都没注意这么多,按我想的画了,,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比如画房子都是方形的,花朵都是圆形的,这些已经在她的印象中定型了,要怎么改正过来?

胡晓珮:5岁还来得及,还在绘画敏感期里面,如果你是北京的,可以到我们工作室来进行调整,如果是外地的,请关注一下我们工作室的网站内容,微博内容,里面有许多具体的方法,你了解之后有问题再上来问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