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她来宁波帮博物馆寻找爸爸的足迹……

标签:
宁波父亲的足迹包氏家族 |
分类: 在路上 |

在“荣誉墙”墙前,找到了父亲包玉书的展示内容,欣喜不已,感慨父亲一生情系桑梓,热心教育公益事业,包珮芳动情地表示此行非常有纪念意义:
“今天正好是父亲节,循着爸爸的足迹,来到包氏故居、宁波帮博物馆,追忆父辈的桑梓情怀。爸爸虽然走了,但我希望把爸爸热心公益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继续做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6月16日上午,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长、包玉书女儿包珮芳到访宁波帮博物馆,并向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包玉书先生珍贵的史料实物。
包珮芳一行首先来到包氏故居参观。
在“包氏一脉”展厅,
包珮芳指着展柜中包玉书的展品兴奋地说:
“这就是父亲生前经常穿戴的帽子和使用的拐杖,能回到故居展出真的非常有意义”。
移步展厅二楼,
包珮芳一走进包玉书卧室,
看到父亲曾经睡过的床和坐过的椅子,
不禁感慨万千,回忆起昔日往事:
“爸爸的这间卧室对我来说非常非常亲切,
修缮后的布置更生活化,
和想象中的爸爸当年的生活场景并无二致。”
之后包珮芳一行还来到履安堂,
履安堂为包氏故居的中堂,民居中的斋堂匾额和楹联,是宁波居住民俗中的一大文化特征。有堂号,即必有匾额、楹联,在居所内营造出古朴典雅的文化氛围。
民风尚文,民俗崇雅,体现了江南传统的文化精神,也与宁波地方文人辈出的历史渊源有直接关系。
包珮芳点赞修缮后的故居展示和陈列更加丰富了。
随后,包珮芳一行来到宁波帮博物馆参观,详细了解了宁波帮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发展历史。
包珮芳一行来到“包氏后新屋中堂屏”展柜前,
包珮芳看得格外仔细,
屏风为木制八条屏,
上面刻有《恭录后新屋记》一文,
上面记载着包氏家族为包拯之后迁居至镇海的经历,并详述包氏先人秉持包拯之廉直风范,将所拾财物完璧归赵,并坚持不受馈赠的高义事迹。
包珮芳说:“这个拾金不昧的故事一直从祖辈传下来,我们这些小辈一直谨记着这些家训,这件展品意义深远。”
此行,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向博物馆捐赠了包玉书先生的生活用品,以及见证他支持家乡发展,热忱公益的相关史料、实物。宁波帮博物馆将会妥善保管这些物品,并展示于宁波市荣誉市民荣誉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