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艰难前行
(2016-03-23 09:50:18)
标签:
教育论坛中学教师浙江游埠中学师德差生 |
分类: 浙江助学 |
终于看到一篇敢于说出心里话中学教师的文章了,
希望大家看了也留下你们的心里话。猫
————————————————
一提起教育,很多人就开始了唾沫横飞的谴责和抨击:师德水平普遍下降,教育改革严重滞后,考试制度的非人性化,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等等。我们的教育真的一败涂地了吗?还没有,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到目前为止,依旧成功!但是,正在走向失败。因为过去的教育,迎合了我们今天发展的需要,而今天的教育,是否迎合了未来发展的需要呢?我想谁都未可知。一个国家需要怎样的人才,取决于这个国家在未来的若干年内,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教育,不是一个现在耕耘,马上就能收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我泱泱大国千百年来之所以都采用考试制度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我们要扫盲,我们要发展经济,我们要提高科技竞争力,我们要增强国民素质,这一切都没有错。只是我们在行走的过程中,忘记了初衷,走得太快难免会迷失方向,加之国外的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教育案例不断传入,扰乱了我们发展和前进的脚步。教育,一直努力地想要迎合社会的发展,然而“欲速则不达”。
教育开始了单一化和功利化的征途。
所有的学生在初高中都在为学术教育做准备。高考题不断加大学术研究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比重。对于十几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考察内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而本科学术、职业教育并立,反而成了一个过渡阶段。你在毕业时自行选择是考研还是就业。
所以,基础教育成了重中之重。全社会的压力导致家长对学校施压。怎样提高升学率?为了那一次考试拼了命一样学习。流水线式的管理方式被证明是最有效果的。学校一再强调纪律、拉长学习时间,老师适时进行批评和表扬,部分用辱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中专成了那些个性太强、性格过于活泼、不擅长读书却擅长交际,总之不适合流水线管理的学生的去处。当然,在世人眼里,他们是差生。
这种教育的悲剧是什么?能够在基础教育中脱颖而出的,除了特别优秀的天才,就是被压迫至沉稳内向的学生。而后者,能够成为社会工业生产流水线上一颗合格的螺丝钉,却极其不擅长创新。但是后者占了大多数。
最要命的是,整个基础教育,是最缺乏人文关怀、最功利的教育,简直违背教育的初衷。成为无数学子一生的心理阴影。这个过程也扭曲了青少年的天性,削弱他们的活力和创新力。当年政府采取教育产业链化的方针刺激经济发展,是最大的错误,太急功近利。直接影响了现在产业的升级,加剧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经济的活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研究生考试、高考、中考的录取率,扶植职业教育。与之配套的,是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提升我国学术水平。这当中有一项较大的阻碍,是中国的人情社会。没有国家直接干预,大学入学考试的公正度或许会直线下降。但如果不这么做,我暂时想不到什么方法可以促进创新,激发青少年的活力,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教育,一直在巨大的牺牲中获得,在强烈的功利感中前行,艰难前行。
浙江省兰溪市游埠中学教师:章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