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孙子、牦牛子、山羊子、狗子、就是他们生命的传承

标签:
杂谈青海藏族学校散片 |
分类: 青海甘肃助学 |
终于看到那颗明珠了,镶嵌在天边的那一颗明珠 _青海省同德县《唐干中心寄宿学校》
在人烟稀少的唐干,集中起来300多个学生还真不容易嘞,学生们的家都相距的很远很远。所以唐干学校是上五天学,再放假五天。
用达布校长的话说;中央要求集中办学,让学校里4、5、6年纪的学生都去了县里上学。大哥哥姐姐们走了,剩下的1、2、3更难教难管了。没有了榜样的孩子们,就是羊群里没有领头羊。
同德县刘付县长说的话更让我心放不下,他说;集中办学好,可是给县里的压力太大,食宿压力、交通压力,那么小一个县城里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人,交通事故频发,你知道藏民现在可喜欢摩托车了,藏民又有优惠政策1000元不到就可以买到一辆,可那车不是马啊,他们驾驭的不熟练,搞得我天天做交通教育。
看见学生们趴在窗台上写字,我想可能是藏民孩子在野外习惯了,他们喜欢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写功课。但我相信一定写不好的。
孩子们上课坐着的方式也让我觉得奇奇怪怪,可能这样方便他们学习讨论。
这个课室里的学生看来还是比较正规的上课方式,也可能是我老土了,现在小学生上课都是各式各样的了。
图书室里的图书看起来不少,负责的老师说;捐来的书很多,可是都不太适合我们小同学看,他们都看不懂。
300多个学生每天吃饭的地方就是铁皮屋,这里冬天是零下三十几度,小孩子们根本不进去,端着饭碗到处跑。
一个长长的土炕,睡下十几个小朋友,大家都说不冷,我想是因为人多挤着暖和。因为根本没有取暖设备。
白天我们参观宿舍时候,刘县长说;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几年前捐建的,现在所有的房子四个房角就都漏水了,他们只提倡自然,可是使用的那些原材料不耐用,扛不住我们这里的大风沙,不结实。要修理啊。零下几十度的天气房子没有暖气还四处漏风漏雨,学生冻得不成。你们捐钱维修一下好吧。
学校也没有什么游乐设施,孩子们能玩的也全在照片上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直直站在我面前的小扎西可爱,没有表情还要我拍照。
我们正在说话的时候,两个牧民夫妇向我们走来,我也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后来老师告诉我他们是刚刚接到电费的单子,看不懂上面的字,到学校找老师帮他们看看。
走过这条坑坑洼洼的学校主路,老师和校长一起对我说;好心你了帮忙修修这条路吧,我抱着课本看不见路的时候,不知道摔过多少跤。
临别时,县长在我耳朵右边说,校长在我耳朵左边说。讲真话原本就被高原反应搞的晕乎乎耳鸣的我,根本就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最后我说;听中央集中办学也好,从新规划就近入学也好。您说重建教学楼,4、5、6年纪到底是搬不搬回来?维修宿舍、修操场盖食堂,盖多少人的食堂?都是很具体的问题,不能今天盖明天拆。捐款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要尊重爱心人士的捐献。
县长、校长老师们都说好,可是话锋一转又说这些是中央的政策,我们左右不了。
所以我总是对来自上面的头头们说:不了解情况,不能乱指挥,要尊重当地人的实际情况来办事,不能一概而论。
我在云南香格里拉就看见集中办学以后,那些孩子的爷爷奶奶们裹着大藏袍子,就睡在学校的传达室外面,看不见孙子他们不回家。
儿子、孙子、牦牛子、山羊子、狗子。就是他们的生命的传承。
谁也分不开,谁也夺不走。
大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