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助学(三)——小平

(2012-10-01 05:59:53)
标签:

杂谈

侗族大歌

贵州从江

教育基金

小平小学

分类: 贵州助学

贵州助学(三)——小平

大清早一起床,我就感觉不妙了,因为天下起了小雨,雾也很浓,这样的天气去小平是很危险的,但是既然来了,肯定要进山里去的,不能白跑一趟。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些是我管朋友要的一大包小孩衣服的其中一部分,在前面两个点我没有分给那里的孩子是因为那里的交通都比较好,买衣服也方便,小平真的很需要但由于交通的限制我又带不了太多。

我再三和我朋友强调说,山里的孩子也有尊严,不要给那些破旧的,脏的,不然就翻脸。她笑我多心,说我就是管她要脏的旧的她也拿不出来。

 


贵州助学(三)——小平

从镇上到乡政府的路不算太远,一个小时就到,这就是加榜乡了。


贵州助学(三)——小平

我到的时候刚好遇到加榜乡政府在给2012年考上二本的学生发奖励金,每人2000元人民币,其中一千是乡政府给的,另一千是县里派下来的驻村干部个人捐的。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是我在乡政府看到的,农民还要吃国家救济粮,心里真不是滋味。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是加榜乡政府的食堂,很简陋。

 

贵州助学(三)——小平

因为我的到来食堂特地加了菜


贵州助学(三)——小平

吃过午饭,乡长和分管教育的书记加上驻村主任我们就出发了,路就是这种路。


贵州助学(三)——小平

能见度越来越低


贵州助学(三)——小平

在云雾中穿行


贵州助学(三)——小平

经过一个山寨,村民在吹芦笙,在这里,摩托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贵州助学(三)——小平

一路上经过很多这样的山寨,这些山寨里的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没去过县城,更没见过火车。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样的泥路要是下大雨就泥泞不堪,无法行走。


贵州助学(三)——小平

看到那些弯了吗?都是我们走过的路,有一首歌叫山路十八弯,其实三百八十弯都不止。

接下来更糟糕的路就没法拍照片了,因为要改成摩托车进山,两只手如果不抓紧扶手的话,一点不夸张的说甩到悬崖下那就是粉身碎骨了。

 


贵州助学(三)——小平

下午五点多,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小平。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是教室改成的女生宿舍,下个学期孩子们就能住上新宿舍了。


贵州助学(三)——小平

建设中的新宿舍楼


贵州助学(三)——小平

混凝土地面


贵州助学(三)——小平

一楼的走廊


贵州助学(三)——小平

正是晚饭时间,孩子们在简陋的食堂打饭,下个学期孩子们就可以在宽敞明亮的新食堂坐着吃饭了。

将来新宿舍新食堂新卫生间浴室全部建好后小平小学将更名为《小平龙赛小学》


贵州助学(三)——小平

我在建设中的学生宿舍留了个影,实际上我已经冷得不行了,没想到山里才刚进入九月温度就这么低。

 

贵州助学(三)——小平

遇到了件令人感动的事,中间这位小伙子是北京市人,姓耿,通过中国支教联盟申请来到小平教书一年(义务的,没工资),小伙子从来没离开过北京城,第一次离开就到这么偏远的地方,而且要呆上一年,这里没有网络,他说他能坚持。

右边这位就是小平小学的校长了,看看他们穿再比较我穿的,当时我冷得一直在发抖,下次一定要多带衣服!

 

贵州助学(三)——小平

我带来的衣服马上穿在了一个小朋友身上,其实我心里不好受:我带来的衣服是五岁孩子穿的,却全部分给了一年级的孩子,差了两岁的身高啊!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一片田地地政府已经征下了,为了孩子们有个好环境,下个学期这里将成为操场。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是目前孩子们的活动场地

为了不让自己感冒,晚上我喝了不少当地自酿的米酒,借宿在村民家中,没有卫生间,没有洗澡间,上个厕所得拿电筒到就近田边去,于是我尽量憋着。


贵州助学(三)——小平

第二天上午我们坐摩托车到了大平,在大平村支书家我才得以刷牙洗脸,这是在大平村支书家吃中午饭,村民代表都来了,这些少数民族的人们都很朴实,我喜欢和他们打交道。

吃过午饭后,我再换乘两次车,回到从江县城已经是华灯初上了。

 

贵州助学(三)——小平

这是第二天我离开从江县城前拍的可爱的一幕:牛可以在街上随意行走的。

再见了美丽的从江,我还会再来!

 

蛙蛙的一点感想:我一直在城市里生活,这次只独自跑了贵州一个县城的三个点就已经觉得有点累和不习惯了,我不知道我们秘书长michelle大黑猫这些年是怎么独自先来“踩点”的,说她是中国贫困地区的活地图绝对不是拍马屁和吹捧。她,一个香港人,在美国工作,是什么动力让她坚持这么多年?还有我们的mimi会长,在她父亲包玉书先生过世之后继续做教育慈善事业资助内地贫困孩子?还有香港的于洪才先生和太太mary,谢谢你们!

我想只有我们香港龙赛教育基金创始人已故的包玉书先生生前说过的那句话可以概括:一切为了孩子!

(全文完)

 

                                                                           博文发布:蛙 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