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炉上的早茶,让“现代化”的音符在这里噶然停止


标签:
广西苗族侗族简朴生活甜酸苦辣 |
http://js.dongmuzhi.com/js.gif
时间过得真快,我在广东、广西的探访已经到了周末。
有时候出远门就是这样,赶上星期六,星期天住在酒店里等学校上课觉得浪费时间,可是看不到学生、老师上堂的样子和眼神,我又会很失落。
于是我对校长说:“
————————————————————————
“既然是看不到学生上课,如果可以我想去学生家里看看,让我对这里多一些了解”
校长好高兴的带我下了山。
还没进门就看见一双刷洗的干干净净、千疮百孔的绿鞋子放在石头上晒太阳。
我心想,要是香港的孩子不要说是穿破了洞的鞋子,就是上千元一双、整整齐齐的鞋子
不喜欢也一样扔掉。
地上没有粪便,空气里没有让人不舒服的气味。
要不是我亲眼看见,我不会相信这里面会养着牲畜。
心里暗想以后吃猪肉、牛肉时 ,一定要问问是不是侗族人家养的,吃着放心干净。
原始三角火架子上,支着一口铁锅,朴实的人们还是拾一把柴,煮一锅饭。
还是一碗酸菜,一碗猪油渣,一碗辣子油,伴着一家人餐食的甜酸苦辣。
在这里我突然觉得几十年了“现代化”的音符噶然停止了,没有什么变化。
镜头里,只是一只红红的塑胶桶,打破了竹子、木头,黑布衣的原始画面。
闪光灯帮助我打开了把一家三代的简朴生活。
出了这个寨子,我们又翻了一座山还是两座山,(我已经数不清了)
去看了另外一间学校。
一样的是七、八十代建筑的学校,一样的残破,一样的急需支持建新校,
因为附近山里入学的孩子没有减少,还在增加。
照片上可以清楚的看出,校舍已是危险了。
就要离开了,路过的一个奶奶挑着担子过来和我说话,我听不懂她说什么,
只看到她嘴巴里面,就要掉光了的牙齿上下剧烈的碰撞着。
就要离开了,一张张勤劳朴实、知足平和的脸,让人不能遗忘。
这是我行在大山探访学校,最难忘的一次记忆。
我被大家办教育的行为所感动。我忘不掉校长说:
我们用自己的地,自己的手建新校。
一路上,我一次次的发E-mail,发信息。
向香港总部汇报我看到的情况。与当地教育局一次次的联系商量。
我们真心的想帮助这个大山里的人做教育。
一路山路颠簸终于让我垮掉了,因为腰痛的不能动了。
一个人在酒店的房间里躺了半天一夜。
第二天,还是起不来,只好取消了去贵州探访的行程。
我到了机场,
没想到飞深深圳晚上9点的飞机,一晚点就是深夜的11点多才起飞。
飞机降落的时候,往返深圳香港的直通大巴已经没有了。
幸好遇到了一对住在荃湾的热心夫妇,帮我拿行李,过罗湖,搭汽车,带我回了香港。
凌晨2点多还是3点多,巴士在湾仔中旅社终于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