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行动”

标签:
鸡蛋阿冰上蔡红丝带杂谈 |
分类: 河南助学 |
探望过两个孤儿的家园,离开了上蔡县城。
离开县城40几分钟的车程, 我们又来到了杨校长的蔡沟一中,
一个更偏僻、更贫困的中学校。 (这里也有艾滋孤儿,但是没有人敢于承认)
路上看到了唯一的一间“蔡沟宾馆” 我吓怕了,决心看完这个学校,连夜离开上蔡,
上哪里住都好,睡在车里都好,千万不要留在这里。
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越来越娇气了。
在和老师们吃饭的时候,我也开诚布公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们真了不起,要是我恐怕早就离开这里了”
是 “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杨校长原来是红丝带家园的校长,因为人太正直了,被上司政府给他发到了最远的一个学校。
自从离开红丝带被“发到这里” 这颗“金子”一样顽强的闪闪发光、更顽强、健壮地成长。
把一个从来没有学生可以升高中的学校,搞成今年一下子升上了二十几个高中生。
他还做了一个和红丝带很像的食堂。
我不知道他到哪里搞来的钱,又集资盖起来教师宿舍,他说要让老师安心,留下好的老师,
这里环境再差也会出好学生,我们一直支持他,“一个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杨校长还要建操场,他听说教育局有一笔体育的拨款,又去争取了。
他绞尽脑汁办学, 这里的老乡感谢他。
因为是休息日,老师打电话请学生们来领助学金,有的来了,有的没有赶上。
苏付校长不好意思的说;你看看几乎都是女孩子。。。
我说;可以理解,现在读书的都是女孩子, 美国的学校也一样。
没有危机,就不刻苦努力。
孩子们几乎都是哭哭啼啼的说着自己的情况,家庭贫困,爸妈辛苦,自己努力,
每天从早上6点起床到深夜10点上完晚自习, 读书,学习,是她们的全部的生活。
我又一次听到了“ 一天吃三个馒头的生活状况” 我和阿冰商量,我们又一次做了“鸡蛋行动”
“当看到孩子们单薄瘦小的身材,知道孩子们需要营养时,她们就关心的问起孩子们的伙食情况,问饭菜的售价和质量。并当场决定实施她们的一学期“鸡蛋计划”:即每周让每个孩子吃上3个鸡蛋。”直到完成高考。
阿冰,当场就说:这小小的钱,我来吧。
在这里我代表孩子们和基金谢谢可爱的阿冰!!!!
阿冰、苏校长和孩子们合影,要提醒大黑猫;记着把这张照片寄给大家。
河南助学主任Tony王,忘不了那几个已经毕了业的学生,一再的嘱咐我要到上蔡高中学校去,
找到那几个已经上了高中的学生, 一定要给他们助学金,他自己给;
我说;谁给是一个问题,问题是他们没有联系基金,也没有写申请,怎么给?
Tony说:你不知道我一看见他们就想起了当初很瘦弱的自己,这些孩子很害羞,不是不爱和我们联系,
而是不好意思, 他们自卑,他们很需要帮助,还是我自己来吧。
Tony说的我信;那天;苏校长说;我们资助的其中一位学生,“512” 时,自己三天没有吃饭,
捐出了自己一个星期的伙食费,同学看到他快饿死了了,他还说;谁也不许告诉老师。
我们又顶风冒雨的开车到了上蔡第一高中学,据说考上这里的学生几乎没有上不了大学的。
我更觉得杨校长有点厉害,学校不仅有学生可以考上高中,
还是顶着雨,我的小布鞋湿透了,脚踩在泥水里好玩,就是有点心痛我的小花鞋,那是在云南买的。
找到了两个同学,还是女生好找, 另外两个男生找不到,请她们把助学金给带给他们吧。
照张相给Tony,请他放心。
我们顶着雨跑了,很惭愧地撇下了几个还在等着我们的老师,
看着渐渐离去的小小县城门,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下一次了。
过了黄河的大铁桥,前面又出车祸了,我们被夹在一辆辆大卡车中间真的好难过;
几个小时过去了, 车再开动的时候,我看到路面上的碎玻璃有两公里那么长。
中国的高速公路,路面天天在维修改道,司机也不守规矩。
我知道这次驾车探望学校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不过终于把收集了两年的书送出去了。
我不想再有下一次了,原本计划还要上西北,我放弃了,还是飞吧,或者尝试坐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