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佩服德国馆,虽然不给我进去。

标签:
上海德国馆世博lv建行热天杂谈 |
上海最热的那一天,我到了上海,
“世博”地表温度47度的时候,我去看了“世博”
为什么要去,因为美国的邻居横渡太平洋都来了, 我不去,没有面子。
为什么要选这次去,理由简单,因为不用排队,
听说老百姓要拿着小板凳在太阳底下排6,7个小时队, 进去看6,7分钟电影,
我觉得不值得。
自己总骂政府官员特权, 这回我也低着头红着脸做了一次特权VIP,快速的看了六个场馆,
只有德国馆不给面子,他们说“怎么会有30人的VIP呢?”
我佩服德国馆, 虽然不给进去。
世博在我看来是全世界那么多聪明人干了一件最stupid的事情, 也可能在最早期不是这样的,
也可能在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时候是有需要的,但目前看来就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蒲公英”的英国馆让我欣赏, 在那么大的一个应付场馆圈中,他们认真的的去做了,
他们没有像法国馆那样的吹捧名牌LV。(我想可能是LV出资做的展馆)
也没有像香港馆那样的敷衍了市。(我想特区人可能对此事情有看些法)
英国馆很踏实的做了一个“蒲公英”
给两只眼睛把金钱和物质看的比一切都重的人们,一个“living style”
大家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和世博相比较, 我们学生的事情大于天下,
建行大专毕业了,由老乡介绍来到了上海郊区的这个工厂,在当天晚上很晚的时候,
我和恩维约好了去看他,恩维开车,我们出了上海(我觉得)
先到了他的宿舍,一片黑麻麻的楼前,屋子里面太热了,没有空调,连个电风扇都没有,
我很理解他们不穿上衣, 很佩服40度的气温下,还能够安静的看书的boy。
卫生间,真是“卫生”一个长筒楼,有6,7个房子,每一个房子里面住上7,8男生,
每天上十几个小时的班,回来已是累死了,能把大小便放对地方就不错了。
不能再对他们要求什么。
看到了长高、长大、长白了的建行,我心里明白,现在工厂里管他们两餐饭,不理多不好吃或好吃,
他总是可以吃的饱饱的,
以前上学,他舍不得吃,建行终于告别了“三个馒头饱一天”的日子。
我们又到了他的工厂,大厂房,好气派,我好喜欢。
像建行一样的年轻工人们,还在努力的工作, 要不是我们来,建行和他们一样也要加班。
建行有很多问题, 他提的我都不懂, 恩维倒是在行,一直耐心的给他解释、指导,
大家总问我,我们义工要做什么?
这就是我们义工,所能做的,小小的,悄悄的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的爱护与关心。
我说;就近找个地方喝一点什么坐下聊,建行说;没有cafe厅,
我说;茶餐厅也好,
建行说;茶餐厅也没有,
一句话把大家全逗笑了,
出了大厂房,外面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只有一排昏暗的路灯亮着。
在这慢慢的长夜里,我真不知道,我们的建行还要走多久,还要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