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的注目

(2009-11-15 02:49:52)
标签:

教育

讲台

多媒体课件

苏战朋

河南

杂谈

校园生活

分类: 云南助学

Dear苏先生: 你好!

看到您从郑州学习回来写的感想,很有力量。

河南蔡沟第一中学的努力,和您的认真做事是分不开的。
太多的人想做大事,出卓越的成绩;而太少的人愿意向您这样踏实下心来,做自己本分的事情。
其实做好教师本分的事情,在我的眼睛里面,您已经是世界上最了不起,最幸福的人了。

多谢您的信息,离开学校的同学还能够和您联系,是他们对您的依赖和尊重,是他们对学校一丝丝甜蜜的思念。


请与河南地区龙赛基金助学主任Tony王联系,该给与帮助和奖励的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还是可以给与助学金的,DearTony王自探望河南回来后和我们讲了很多次,助学金虽然很少,是我们对他们的关注。
人,都是希望多一双温暖注视的眼睛,更何况是年纪轻轻的学生。
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
您辛苦了!

——大黑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于 Sat, 14 Nov 2009 19:23:52 +0800 (CST) 的来信中写到:


张女士:您好,近段以来没有和您及时联系;主要是让孩子们和您多交流;他们给您寄的信完全是自己写,自己从邮局发出的;以后他们还会和您联系的;另外,升入重点高中的几位同学也都很努力:其中,刘亚辉在全年级2000多名高一新生中,占350名;其他的,没有及时反馈给我;如有消息,我会及时发送给您;其他不再多说。冬天到了,注意保暖!!谢谢!


河南省上蔡县蔡沟初中    苏战朋 

                      
2009年11月14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年河南省中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听课体会

 

                                                      蔡沟初中  苏战朋

 

     此次郑州听课之行,受益颇多,感到真是终身学习才会永葆教学能力的青春,

再死守原来的老一套是万万不行了。

 

一、获益

 

1、 教学理念上的冲击:以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记;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时,语文学科就连课后问答题,都要一个一个的去背。学生从来不会主动地去索取;更不会去发问。只有老师提问学生。在这次全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这种教与学关系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教研室的老师专门强调:是“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一字之差,谬之千里;整个第一轮评选,突出的理念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老师设置情境,学生深入探讨;多的是老师鼓励性的赞语,少了尖刻的批评。

但是,我也感受到,这次评课虽然是“以学生为主体”,也并不是以前的“洋思模式”,也不是完全不讲,而是讲授与启发始终贯穿全课时,有部分老师甚至出现拖堂现象;于是,有的敏感的同行就写字条问省教研室的同志:“是不是这次评课要传达什么新的理念?”教研室的同志解释说:“并不是这样,只是吸取上次评课的教训,少些表演的成分而已,不要乱猜。”

 

2、课堂的精心设计可以说,这次讲课的老师,都是各县市的“精英”,但是,我也从他们的神情和行动上读出了两个字:“认真!”从课堂的导入,导每一个环节的衔接,无不显示出精雕细琢的痕迹。甚至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体现出专注吗,我感受到了他们真诚的付出。象周口市的田艳丽老师,她讲授的《过零丁洋》,别出心裁的把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译诗解说内容;第二步:吟诵传情达意;第三步:深入赏析;第四步:抒情表达感受;这样,就把难以把握的诗歌教学,变成了可操作的一个模式,为诗歌教学丰富了内涵。

洛阳的王颜老师,讲授的《马说》一课,也是从整体感知入手,避免了填鸭式的手把手教法。既扩大了课时容量,又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3、音频视频等现代声像技术的综合运用:本次评选活动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多媒体课件的适当运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板书是老师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老师上课仍然是延续几十年前的老式课堂模式,往往讲授的时间还没有板书的时间长,既不利于学生的主观感受,也大大缩小了课时容量。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不到体现。学生也感到枯燥无味。

 

4、老师们的激情:至始至终吗,我都感受到了讲课老师那火热的激情。我想,这也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吧。老师们工作,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呢?我想:能力倒是次要的,而工作的热情和激情倒是很必要。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激情的老师会爱他的职业、会爱他的班集体、爱他的学生,更不用说献身教育了。特别是濮阳油田六中的江梅老师,在讲《安塞腰鼓》一课时,几乎整节课都是在用充满激情的、高亢的嗓音“吼”出来的。虽然这样并不是太合适,可是,她的激情感染了我,整个半天我都在激动,为她的认真,她的激情,当然:主要是她那种以教课为乐的精神!我想,现在的我们缺的就是这种精神吧!

 

二、几点看法

从这次听课,结合自己的实际,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1、 一定要推陈出新,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有的老师感觉新课改就是完全和过去的教法决裂,全盘否定,以前怎样做,现在就完全对着干。以前是老师为主,好吧,现在老师没事了,完全把课堂教给学生;有的甚至机械的看着手表:讲课不超过15分钟。结果是新的方法没领会,老方法又看不上眼,反而手足无措。

 

2、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有的老师认为,新课改就是完全电化教学,整节课都在播放课件,反而冲淡了本来该讲授的内容。当然,有些教科书在编排的时候就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可是,多媒体的运用也不是越多越好,投影仪并不能取代老师。要不然,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没有老师这个行业了!

 

3、老师要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不要认为:自己教多年学了,该稳重了,难道还要像小女生、小伙子一样在讲台上表演吗?实际上,在教学上,老师就是一个角色,和讲台下的你,可以不是一个人。我的话不知道对不对,但这是我的想法。

 

三、 建议

1、再组织听课时,要鼓励去掉表演成分:我感觉,这次讲课的老师,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表演成分,我想,如果平时都那么去做,一课时学一课,学生不会认同的;另外,也不符合农村初中学生的底子。

 

2、中心学校要举办活动,调动老师的激情:有的老师教学多年,还没有走到主席台的机会,这样的老师怎么会成长?更不用说去参加省市的大型教研活动了。

 

3、学校一定要鼓励老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不会开关电脑,更不用说下载、制作课件了。这绝对是落后。

 

4、不要过分强调学某一个教学模式:不要过分强调什么什么模式,否者就是“老土”,就是违背上级精神,更不能完全否定原来的传统模式。

 

2009年10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青苹果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