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景友老师支教在新疆达浪坎玉书中学 4

(2009-06-18 02:27:22)
标签:

慈善助学

达浪坎玉书中学

公益

教育

新疆

义工

杂谈

本来是应该仔细记录吴老师在达浪坎的点滴。但是,要离开的凌晨,看完吴老师的日记本,突然改变了主意。记录始终是旁人的感受。而日记,才是一个人内心最柔软部分的表达。

 

吴老师的感受,并不只是从一个老师的角度,而是,一个不属于达浪坎的人,来到达浪坎,接受达浪坎,并且喜欢上达浪坎的过程。

 

因为玉书学校,我们走到了一起。很开心,吴老师也喜欢这里,很开心,能够有这么多真正爱着达浪坎的人。

 

娟子

——————————————————————————————————

                                            

 

——谨以此献给组织这次活动的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贞女士、新疆达浪坎玉书中学的斯迪克校长和他的师生们以及给了我太多感动的新疆、维吾尔族人

 

                 2009.6.12   星期五  

作为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的受助学校之一,接基金会的通知:派员参加新疆鄯善达浪坎玉书中学改建工程落成剪彩仪式,并借机为刚步入新课改的该校老师解决一些新课程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我,作为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的执笔人,带年级段从高一到高三,亲历了浙江省新课改的第一个三年,因而被推举为最合适人选奉命前往。

因为定下的是明天上午8:35上海到乌鲁木齐的机票,于是从容取道金华,我踏上了远赴地处吐鲁番盆地、火焰山旁、罗布泊边缘的楼兰古国的旅途。

沿途连续接到基金会的义工杭敏和肖莉娟两女士的信息和电话,对我的行程关注甚切。联想张贞秘书长几次来校工作的情形,觉心中颇多感慨:为找寻合适的播种爱心土壤,他(她)们爬山涉水、经风历雨,艰苦努力、执着认真……从他(她)们身上我真正读懂了“义举”二字的内涵。

列车到达上海市15;30分,按杭敏女士提供的信息,我很快找到了预定的下榻地——柳州路427号,莫慧-168连锁店。将近20;30分,见到了送机票来的杭敏女士,在一外资企业做白领的她此时才下班,可见做好这份工作的不易。

在热闹、繁华的上海,这一夜过得特别宁静。因为我的心已飞向此行的目的地——鄯善达浪坎!我在思考:我能为那里的老师与学生带去哪些有用的东西、怎样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同时也在想象:到那里,我能学到一些什么、感受到一些什么、又能为自己学校的师生带回一些什么?

在期待与憧憬中,我进入了梦乡……

 

           2009.6.13    星期六    

早起,去虹桥机场候机,然后历经五个多小时飞过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总计3400多公里到达乌鲁木齐。在从机场到集合地的路上,的哥为我们介绍了鄯善的情况:目前,鄯善的气温已高达50多度。对我们江浙一带的人来说,无法想象这样的气温下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的哥的解释是:穿皮鞋走在柏油马路上会粘住你的鞋!(好恐怖)同时,去鄯善的路上会经过火焰山,能看到山上燃烧的火焰!!(事后发现,这位的哥太具夸张天赋!)

到达集合地,我见到了此行的全部人员:张贞秘书长、义工肖莉娟律师、李明先生等十六人。虽然是初次见面,感觉着却像原本就熟悉似的,气氛和谐、融洽,或许是大家怀着共同的目标吧!

大约逗留了半小时,我们一行踏上了去鄯善的旅途。于是我见到了真正的戈壁滩——连绵数百里寸草不生的情景,见到了立体感很强的雕塑般的光秃秃的石山,也目睹了传说中的火焰山。因为缺水,这里大部分土地无法种植,但在这严重干旱的土地下,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等百多种矿物,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宝库!我想,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日照特别充足,从而储存了太多的太阳光能吧!

到达沙漠之城——鄯善,走进城边长200多公里、宽50多公里的库木塔格大沙漠,突然间我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一个梦寐已久的夙愿:亲眼目睹“大漠、金戈、铁马”和“大漠孤烟直”的场景!而一切就这样悄然而又鲜活地矗立在眼前……脱了鞋袜,追赶着落日,循着渐行渐远的驼铃声,我融入了千里金沙……

晚餐,鄯善县教育局长、书记、县政协副主席亲自陪同,我第一次吃到了手抓饭、手抓羊肉等新疆的特色饮食,第一次感受到了新疆人的率直和豪爽,这也触发了我潜在的豪情:这一回,我一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使命!

夜,远处他乡的我居然睡得非常踏实!

 

   2009.6.14      星期天      阴转小雨转晴

起床后,来不及早餐,以馕(当地的一种干粮)果腹,一行人匆匆赶往目的地——达浪坎玉书中学。与县教育局长同车,他是一个维吾尔族人,但汉语说得很好。健谈又很幽默的他,沿途介绍了很多当地的风俗民情、矿产资源和特色种植。言谈中很自豪地说起:在鄯善,又发现了一个大型露天煤矿和一些新油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到达目的地,一下车,我们就被有着浓重民族色彩、热烈的欢迎仪式深深感染了。出乎意料的是当地县政府领导、地区教育局领导竟然未请自到,可见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这一工作的重视。整个仪式中,我看到了达浪坎玉书中学师生的诚挚与热情,听到了各方代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也欣赏到了学校师生表演的新疆舞和最古老的维吾尔民族舞蹈……

这一天,对于达浪坎而言,或将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严重干旱的地区,一年见不到几次下雨,在剪彩仪式行将结束时,竟然下起了毛毛细雨——喜雨!以维吾尔人的温婉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洗去仆仆风尘。一位家长流着热泪说:“真主也知道,好人来了!”或许,龙赛教育基金会等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捐资,而是带给他们一种视角、观念的转变,一种冲开闭塞、改变落后的力量!但愿:龙赛教育基金会和社会各界能给达浪坎玉书中学带来更多的帮助、更多的福音 !

彩衣飘飞中,因工作忙碌,张秘书长和其他领导们匆匆地来、又匆匆地走了。剩下我和义工肖莉娟女士留在了达浪坎,去完成我此行的真正任务:为刚步入新课改的学校老师解决一些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挥别他们的一刻,我如鲠在喉,在达浪坎重归宁静过程中,我越来越鲜明地感觉到:我,此时,是一颗龙赛基金会带到达浪坎、期待着能在达浪坎这块土地萌芽、成长出一片新绿的种子!那么,我该做的,是尽快找到切入点,争取获得最大的成效而不辱使命。

达浪坎的夜,宁静、祥和,还有很爽人的风。住在乡政府招待所,在球场上,我看到了满天繁星(比家乡多。是因为这里离这些星星更近还是这里的空气更澄明?),居然还看到了流星!我趁此为达浪坎明天的发展兴旺许了个愿……

 

       2009.6.15   星期一    

今天安排我给学校高中部老师作实施新课程的培训。虽然事先做了些准备,但我想了解学校更多的实际情况以便做些俢调。于是,上午和肖莉娟老师去学校接触了部分教师。从彼此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了老师们对新课程初始阶段的茫然、无绪和焦虑。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难题——语言障碍,好多老师听不懂全汉语的表述,怎么办?最终通过对最年轻的老师的交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培训中,我尽量用慢速表述,同时请学校汉语最好的老师当翻译。整个过程历经两个多小时,老师们听得非常认真。最后的互动,我发现部分老师疑虑尚存,于是相约明天做进一步的交流沟通。

午休时,遇到了肖老师的旧识:乡政府的副乡长和人武部长,约定一起吃晚饭。于是在傍晚我们一行来到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鲁克沁镇,走入了有着浓郁民族风情的夜市。我尝到了最地道的风味小吃,慢慢地,觉得自己融入了这个特殊的民族群体,成了他们中的一分子……如果说昨晚斯迪克校长盛情邀我们作客他家,从而让我们亲历了维吾尔人待客的诚挚与率直,那么今晚的晚餐则更多地让我们体会到了新疆人的粗犷与豪放。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受他们的影响,我觉得自己也变得纯净起来!交谈中我了解到这里的乡镇领导的清贫、淡泊和艰苦:周一按时到班,需一直坚持到周末才能回家,有的周末还得留下值班。全年的收入才两万多,但他们流露出的尽是达观、开朗。

穷且益坚,朴实的新疆人,你们了不起!

 

              2009.6.16.   星期二   晴到多云

斯迪克校长要我给老师们上一堂新课程实施的示范课,但高中部没有双语班,我无法把握学生的汉语水平,于是提议先听一堂学校老师上的课,并要求该老师尽最大限度用汉语教学。学校里很快做了布置,听的是一堂高一化学复习课。实际情况让我觉得,学生的汉语水平根本难于交流!但学校的老师很希望我做一个示范,我自己也很想为他们带个路!进一步了解学校情况后,我决定借初三的双语班上这一堂示范课!由于初三学生将在20日参加中考,因而放学在家休整,学校布置班主任用电话联系召回了部分学生。

    这一堂课给了我太多的惊喜与感动。不仅学生的汉语水平比我估计的好得多,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发言的踊跃,大胆,更有那一双双眼睛中流露出的求知欲,我仿佛听到了雨润旱土的“滋滋”声......本来只讲四十分钟,但我无法收手,一直讲了约一个小时。当我决定下课时,同学们竟然都站了起来,围住我,那么直接地说:“老师,你讲得真好!”“老师,你能多给我们上几堂课吗?”“老师,你什么时候走?”当我告诉他们,十八号离校时,异口同声地“啊——”流露出太多的失望......短暂的一小时,我分明感觉到了他们被点燃的智慧火花在迸射。真的不忍心这绚丽只是昙花一现,于是临时决定,休息十分钟,继续给他们再上一堂课。

    挥别太多的不舍,我走出教室,来到校长室。几位教师大概已等候我好久。他们带来了老师们讨论后提出的几个问题。我努力详细地为他们解答,直到他们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没想到的是,几位老师非常诚挚地邀我和他们一起用晚餐。我无法也不忍推辞,于是再一次走入了鲁克沁镇的夜市。席间,在他们的脸上写着坦诚与感激,我再一次为他们的率直,爽朗而感动......

    新疆,达浪坎,维吾尔族人,短短三天,你们给了我太多的感动。到此时,我体会到肖莉娟老师这几天常念叨的一句话:“我喜欢达浪坎!”是由衷而发......

 

2009.6.17 星期三  多云、阴有小雨

     按计划,今天是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做完上午的工作,利用午休间隙,斯迪克校长带我们去了他的老家——一个位于罗布泊边缘的小村落。那里有更原生态的沙山(漠)、有旷远的戈壁滩,也有鲜亮的绿洲……于是我见到了能生长在沙漠的骆驼刺、沙荆和神奇的胡杨——活着千姿百态、同一棵树可长出多种形状的叶子,死后可一千年不倒、再一千年不烂!

千里金沙以她的热灼与轻柔接纳了我们的双足,以她的博大与坦荡包容了我们的肆为。这一刻,我读懂了:是大漠铸就了达浪坎人、维吾尔人、新疆人的豪放、憨实与顽强!!!

第二站是火焰山中的绿色峡谷——土峪沟。据说这山中最高温度可以达到70多度,但山脚下却有一个最古老的土建村落和一个最古老的麻扎(墓葬)群:同以山土制坯筑成、同山一色,生与死居然相互映衬出一种别样的和谐!?村落中的民居多简陋、笨拙且旁山而建。难道这里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但背后的山体观若雕塑群,这沟壑乍成,难道仅懒于风?大多数民居四周无一星绿,但村中有不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且有的长在高旱处!广袤的新疆,这充满传奇的地方,究竟孕育了多少已知和未知的神奇!?

返校与全体教师合影留念后,在与学校几位领导的最后座谈中,我再一次表达了自己几天来的观感:认真抓好双语(维语和汉语)教学,让更多的维吾尔孩子学好汉语,走出新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待他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方有力量回报家乡。而达浪坎玉书中学,目前正面临一个做大做强的机会,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老师们空前高涨的工作热情,这一切必将汇聚成一股庞大的力量、推动学校快速发展!

老天眷顾我这个南方人,居然又下了雨。想到明天就要离去,心里竟有诸多不舍。周副乡长跑了近百里地,找来一筐熟透了的小白杏,“这地方穷,没啥好送……”。肖部长——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那么耐心地一个一个挑选、装盒、打包。站在一边的肖老师早已泪眼朦胧,我心里也一阵阵发酸……

 

     2009.6.18    星期四     

别了,达浪坎!

握别专程来送行的斯迪克校长,我们坐上到乌鲁木齐的大巴。一路上我们缄默着,各自在艰难地梳理这几天的感受。达浪坎,在我们身后慢慢缩成一个远方的点,但我清楚,这个点必将牵动我的思恋与挂念!

在机场,挥别赶往四川绵竹灾区发放爱心捐款的肖老师,独自坐在候机厅,心里觉得五味杂陈。我意识到此行已结下了刀郎唱的“乌鲁木齐难解的情结”。细细梳理这几天经历的人和事,我有太多的感动,也引发了太多的思考和感慨……

在篇末,我想对香港龙赛教育基金会的秘书长和义工们表达我由衷的敬意!此行。我走近并更多地了解了“龙赛人”:

张贞秘书长:热情、开朗、睿智,富号召力,具外交家风采。

肖莉娟老师:大学毕业留过洋,现在深圳做律师,但外表看上去像个清纯的中学生。去年到达浪坎义务支教三个月,给学校全体师生乃至整个达浪坎带来的思想观念的冲击,从第一天到达浪坎师生们的那份惊喜我就能感受。几天来为了我工作的方便,她往来奔波、四处导引,那么谈定、从容。让我进一步感觉到她为人的友善、真诚,工作的认真、细腻和貌似柔弱的外表下蕴藏的执着与博大。

李明先生:少年老成,说话彬彬有礼、做事落落大方,整个活动安排井然有序,具一流的组织、指挥能力。

……

“龙赛”有你们,事业焉能不兴旺!?

雨泽天下,德惠九州——包先生的善行义举必将在神州大地建成千秋功业而百世流芳!

感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个激浊扬清、涤荡灵魂的机会。

感谢达浪坎玉书中学的校长和师生们,满载着你们的热情和期望我离开了,但这短暂的几天将成为我永恒的美好记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为达浪坎玉书中学的兴旺发达竭尽绵薄!

别了,达浪坎!再见了,新疆!

 

 吴景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