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应该怎样做,春节探访上海五十位独居老人

标签:
慈善就业教育义工情感杂谈公益街道社区邻里老人 |
--------●关怀家乡邻里的爱心、催生社区和谐不断发展●-------
二00九年一月十九日,像往年临近新春佳节一样,包氏家族的后人怀着一颗牵挂家乡邻里老人的慈善之心来到上海山阴路上的山二居委。
她们询问一年来社区孤老和患病老人的近来状况,对居委干部逐一对各位老人的情况介绍不时进行了提问,然后包氏家族的后人挨家走户向社区孤老和患病老人拜贺新年并送上深情厚意的慰问金。
社区的百岁寿星乃或身缠重病的老人,包含感激的泪水,紧紧握住包氏家族后人的手,虽然喃喃自语不善言表,但表达着面对款款深情的由衷感激!
三年来,包氏家族的后人,一如继往始终牵挂家乡邻里的老人,充满爱意的走访,壹万伍仟元慰问金,关怀着近五十位社区老人的冷暖。
包玉书先生的女儿包珮璋女士,和朱月莲女士在探访中。
2009年1月19日
————————————————————————————————————
我们不敢把“慈善”挂在口,那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太大了。
我们从不敢用“包氏”的字眼,因为我们只是那里面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部分。
不是几年, 也不是十几年, Uncle包几十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分毫不取的贡献着自己的爱。
他和他的子女们低调而朴实,踏实而努力。
人们说奶牛吃的草,给人们的是奶,伟大。
Uncle包出生在宁波,经营在海外,他是拿自己衣袋里的钱做学校,帮孩子。
没有索取,只给予。
所以
我们一群年轻人敬重他,愿意当他的腿,来跑,来做。
我们经常到很偏远的贫穷地方去看孩子,
那乡里的人说:我们穷人没亲戚,非亲非故,你们真的是扔着白花花的钱,来帮我们的娃娃?
学山里人的说话;你们学校做一个“火”一个,原来100多人的学校,现在300多人了
原来一个学校,现在又合上了3所。
老师留下了,娃娃们翻着大山也要来这里上学。
Uncle笑了,
他的爱像一缕缕阳光,给了更多人温暖。
我们不敢说慈善,
用自己微弱的生命述说着;山里娃娃们的小脸笑着,笑着。
大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