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列車
标签:
香港学校文化校园生活教育杂谈 |
香港政府接倡「活動教育」,要通過生動的遊戲來教授知識,這比死唸書當然好,沒人反對。但成效多大?
前兩日當老師的朋友找我去他學生當評判,要幫忙選出小記者。全港小學生在推動一個小記者活動,讓一些學生體驗記者的職責。
什麼是記者?當年我當記者時,都是摸者石頭過河,邊學邊做。
現在小朋友活得看似比我那個年代時幸福,但真的是這樣?
老師在選拔前,先跟學生們說:「要先問一下,如果你們當選了,十一月份整個月,逢星期五下課後便要去參與記者活動,你們有沒有問題?」
學生甲望學生乙。學生乙望著丙…
「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只是犧牲幾堂補習,這樣也不可以嗎?」
大家都望著地。
香港政府雖然大聲疾呼:「學生不要讀死書。死唸書。」
前兩年有個公益廣告,口號是:「求學不是求分數。」希望家長們不要迫學生太緊。讀書只是小朋友人生的一部份,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是全部。
但廣告一出,被不少家長們投訴。覺得政府說一套做一套。
一日有考試制度,說什麼活動教育都是徒然。
當日我剛到學校,我那當老師的朋友剛從洗手間衝出來。說道:「唉,剛才有一位同學撒了一屁股大便,我剛給他清理…」
我嚇了一跳:「幾年班了?他拉肚子嗎?」
「五年級了。但是弱智的。」
「你們不是普通學校嗎?又不是特殊學校(弱能學生學校)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香港政府有反歧視法。我們不能歧視弱智人士,只要他們入學時能考到,便要讓他們進來。最初他還可以,但讀了三年,學習跟不上了,家長又不願意送他去弱能學校,那就只能留他在這裡有一日過一日…他還有躁狂症,有時會騷擾同學上課,所以便要帶他到小房間裡讓他安靜,學校又不能逐他出校,只能這過,他也不能在這裡學到什麼... 」
老師貼了一張「安靜列車」在小房裡,把學生的照片貼在一張火車頭照片上。讓那學生自己看…
看似幽默但大家都辛苦。
很多時,一樣東西外表像糖。吃下去才知是毒葯。
Elsa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