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10月探访云南中学生纪实

(2007-11-05 17:21:30)
标签:

校园生活

云南

学生故事

分类: 河南助学
雷 木扎-景颇族 瑞丽民族一中,高三,农村寄宿生,学习委员,喜欢英语喜欢提问题,主动勇敢。家庭不愿意说,问题倒是提了多多:“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到我们这里是来干什么的?你们为什么要来帮助我们?我们要是考上了大学你们给不给支持和帮助?你们会怎样的帮助我们和我们学校?你们以后还来不来了?拍的照片可不可以寄给我们?你们以后会不会遗弃我们不理了?

当别的同学还没有适应我们、还是羞答答的时候,雷木扎,已经是噼噼啪啪的了。虽然雷木扎噼噼啪啪的问了很多问题,但是最后一个问题才是她心里的问题,我是这样想的。

你们以后会不会遗弃我们不理了?”十几年小小的年纪已经有了太多的无助和遗弃,她们好像需要把握住一些什么,哪怕仅仅是一个口头的承诺也可以,好来支撑着他们那颗小小的脆弱的心。

现在我还在等木扎的来信,但是说实话我挺喜欢她的,喜欢她在逆境中坚强的性格。看到她不知怎的使我想起了缅甸的民族英雄昂山素姬、、、我真的希望反叛的小木扎在命运的逆境中能够坚强的成长。谁说小木扎今后不能成为昂山素姬那样的英雄呢? 谁也不知道。

晚上瑞丽市排副市长请吃饭,这是北京教委何主任介绍我来云南的第一个接触,通电话近一年,见面还是第一次。想起每每电话里传来那甜甜的声音和见了面,眼前的这个“爆炸头'实在是对不太上,又是一个“景颇妹”这使得我不免又对小木扎有了新的厚望,不当民族英雄,做个市长也是大有可能的吧。看来景颇族的性格却有些了得。

岩 亮瑞丽民族一中,高二,傣族,父亲因毒品去世,农村寄宿生,不爱说话。当我问起和他一起住的叔叔对他好不好的时侯,岩亮眼睛湿湿的,不看我,也不回答。还是校长替他说了每两个星期回去和叔叔要60元人民币饭费。挺难的,男孩子吗,吃的多,就这样我们也还要帮他点,要不吃的不是太、、、我们城市里的物价又涨的很厉害。陈校长笑笑的替他说完了话。  蘘玲丽 高三 瑞丽民族一中 傣族近年父亲偏瘫以来,几次想回家帮助妈妈种地去,是老师一次又,又一次的阻止了她,玲丽说话的时候一直都在哭,掉着眼泪。  瑞丽民族一中 

(图 左)名;喊换 ,傣族 哥哥吸毒至瘫痪。(图右)名;砍翁 高三德昂族两个人,还有一个叫杨君彤的汉族女生,父亲也是毒品受害者,现在只有母女两人相依为命,她们都是从一进门来,就一声不出的坐在那个小角落里,问起她们的事情就开始掉眼泪,我说;你们就是哭不说话,我们不知道你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她们还是没有说,我只好告诉她们如果那么的不好开口,愿意就写给我们吧。其实他们的问题,估计就是我一直想说、想问又不太好意思的问的当地吸毒问题。

   在瑞丽我们访问的近二十几个学生中就有30%是“毒品受害儿童”所以我更体谅瑞丽教育的特点“把孩子留在学校里,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王 兴祥 云南昌宁县二中 66班苗族,(记得不太准)是一个高考秀才全县第十七名。是从大山洼里考出来的学生,也是学校里有名的夾着一卷草席就敢来报到的学生。读不下去的时候又要卷着他的草席回家去。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帮助下读到了今天。千万别小看这大山里的学校。考上复旦大学679分的状元就出在这里。校长对王兴祥同学寄予厚望, 

我到保山市昌宁县的时候,其实心里是有一些疑问。第一来的时候就听人家说你上哪里不好,偏偏去那个“贩毒通道”去支教,所以到了保山看到又黑又瘦的人,我嘴里不说心里都会画上一个问号。甚至对他们县教育局党委书记也心存疑问,又黑又瘦,烟不离手的书记。直到有一天我们的车在大雨中被陷进了深深的泥巴里,杨书记第一个跳下去用力的挖着泥巴,把车推出险境,我才打消了疑虑,第一次叫了他杨书记,之前我从没有叫过他,不知道他有没有感觉得到。第二是看到保山市里,城市建设投入的那么多,发展的那么快,再看看近在咫尺的山村教育建设,那么的悲惨,办学条件那么的艰苦,心中不免有些诧异。所以在昌宁县我们并没有说什么,其实几个县走下来,他们县的学校管理是最好的。 

学生正是吃饭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食堂的窗口,今天是星期天,有点钱的学生在改善伙食,一顿饭用去两三元人民币,王兴祥同学还是四毛钱买了一大盒米饭,回去吃他的咸菜。

 无意中刘先生说:“michelle你看那个卖饭的小女孩儿有多小,我说不会吧,是个子长得小吧。刘先生问了,卖饭的小姑娘不到十五岁” 

鲁茸顿珠 藏族,香格里拉白马雪山社区藏汉双语学校八个月大就成了孤儿,知道这个学校免费吃住,还可以读书就来了,今年已经是上中学的年龄了。  大次仁都吉 藏族,孤儿,同是一个学校。三岁时父母为了捞洪水中的木头,给家里盖房子,一起被大水冲走。  次里尼玛 藏族同一个学校,父亲病重,无钱读书,听人家讲这里不收钱就来到喇嘛这里读书。只是很是担心今后的高中,大学怎么读下来。就是他给我写了一个纸条:“校长供不起五十个学生上高中,大学”他是一个有头脑的学生。  李艳 香格里拉一中 汉族 高一 父亲身残,仅母亲一个劳力种地,哥哥李彪,在校中专生。李艳说完成学业后会回报家乡。  段正美 香格里拉一中 白族 高一她说母亲总是肚子痛,不能干活,我问她妈妈有没有去看看医生,她说看过了,老是医院就没钱了。家里田少,如遇天灾就收成全无,哥哥在云南读大学,我真的不太明白她的哥哥是怎么去读大学的。   香格里拉一中 

来参加我们开座谈会的学生,大多都是女孩子,家境谈不上有太特殊情况,学习还都理想,我笑着问校长是不是女孩子愿意读书啊,怎么来的都是女孩子。校长说;您说对了,是这样子,女孩子比男孩子争气。 

 香格里拉五中左起;杨艳强 藏族 高一 父母务农一个弟弟上中学。

李家源 藏族父母离异,依靠母亲每天15元钱打零工生活,哥哥中专毕业失业有时做做建筑工人。

罗德野 高三 金江镇来的藏族,很害羞据老师说很内向,有志气,我说你不说话,写个好故事也好啊,赵老师说,他善於写诗。

余秋霞 高三 纳西族虎跳峡大山里来的,爸爸病重要退学,是为了报答老师留下继续读书的学生。喜欢北京,在短短的几分钟谈话中至少说了有十次喜欢北京,香港不知道在哪里。

李 顺娟 高二,纳西族,最后一个说话的,还是问了好几遍都不说的,一说就哭,其实比她苦的还有,她是太放不开的心灵。怎么可以成长呢?有时候面对着他们我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们只是知道自己,看到自己的家,他们不知道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不知道我们的“园园” 那么苦难而“阳光的园园”

可能是性格,是视野,是环境,是志向;影响了他们放开怀抱。

也可能是我看见太多的学生了,也可能是他们的贫困让我坚强了起来。其实我觉得阳光和乌云在每一个生命的头顶上都是平等的。

大黑猫2007-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