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2007-07-23 00:33:43)
标签:

助学

慈善

考察

新疆

喀什

纪行

分类: 河南助学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大中电器 张 川  07年7月

6月中旬由香港龙赛教育基金包会长、张贞秘书长带队,孔小姐和我为队员参加了龙赛教育基金西北爱心行动新疆塔什库尔干之行。之前一个月张含韵、王缇、香港雨迷协会、泡泡网、酷鹏网、社区中国网、家居易站网站热情参与、拍视频宣传,通过网络等媒体号召网友广泛参与爱心活动。出发前已经募捐到了3000余本课外书籍。一路上龙赛教育基金会的三位女士表现出的无私爱心和吃苦耐劳精神使我非常感动。

当6月11日到达喀什市时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我从北京经过一路转机到达喀什机场。地委宣传部主任陈丽来接机,她外表干练与我平常接触的内地政府官员风格迥异。从机场到达宾馆的的一路上对喀什基本的风土人情给我比较详细的介绍。晚上吃饭时见到了喀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的县委王副书记,王书记带有西北人特有的豪爽,第一眼看到就知道他工作生活环境一定在高海拔,紫外线使皮肤变成了黑红色。第二天我们到了阿巴提镇塔什库尔干县小学,由于县城在海拔较高的山上教学条件不好、容易受到自然灾害,所以喀什市把雪山上的部分居民和教学点移至海拔较低的阿巴提镇,在阿巴提镇小学老师们在聊天过程中觉得和雪山上的教学点比较条件好多了,毕竟大家都是年轻人从阿巴提镇到喀什市坐车几个小时就可以到。闲暇时有可能去逛街买东西,也是有可能的,言语中透漏出幸福的感觉。老师们很多人没有去过乌鲁木齐,来北京看看更是很多人的梦想。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考入乌鲁木齐初中的学习尖子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吸氧气的包会长和张秘书长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县委王书记和我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长黄色头发的乡长

 

  6月12们开始了从喀什市到塔什库尔干县的行程,大约需要5个小时的路程,其中部分海拔达到了接近5000米,途经“冰山之父”

慕士塔格峰和远古冰川形成的白沙湖。面包车从喀什市开出路两边是一块块儿的绿洲,常常看见赶着毛驴车的维吾尔族老人。进入山区后随着山路曲折海拔逐渐增高,张秘书长由于高原反应开始出现不适,幸亏出发前王书记给准备的满满两包氧气发挥出了作用。在高海拔地区几乎见不到树和绿色,高山上的石头有时因为富含氧化铁呈现出铁锈红色有时含其它矿物质呈现出各种颜色。据说昆仑硬玉就产自路边的山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之中。有别于和田羊脂软玉的昆仑硬玉随帕米尔高原剧烈的地壳运动而产生和生长,质地更加坚硬、纯洁,特别是经过冰山雪水冲刷养成的子料更是可遇而不可求。感受过5个小时高山荒漠景观,下午到达了喀什库尔干县城。晚上1000左右这里的太阳还没有完全下山,夕阳的余辉照在石头城之上。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些小诗,诗文具体想不起来了:)但是意境还是可以感觉出来的。关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的记载最早见于《梁书》:盘陀国(今塔什库尔干县),国有十二城,风俗与于阗相类,出好毡、金、玉。传说古时色勒库尔国有位出色的国王,他想修建一座宫室,供南来北往的商队歇脚。只是苦于没有办法,一天,一个神秘过路的老者想了一个好办法。于是,国王立即下令,让全国的百姓排成行,从塔什库尔干河一直排到阿甫拉西雅布山上采挖和传送石块,经过40个昼夜的苦战运来了足够的石头;接着他们又在山下挖土和泥,一桶一桶地传递到高地上,经过40天的努力,运来了足够的泥土;又经过40个昼夜的奋战,—座宽敞宏大的宫室建成了,这座宫室就是今天的石头城。据考古资料看来古代盘陀国和都城石头城应该有1300年左右的历史了。据记载当年唐玄奘从印度求往取经回国时,来到盘陀国。事后他说,该国首府建筑在一个大石岩之上,背靠陡多河,城周长20多里。我站在遗迹上像标准的旅行者一样拍照留念回想当年的辉煌盛事,凭吊一番古代的先民的足迹和典故。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石头城

 晚上吃饭时见到了美丽的塔吉克族少年,他们身穿民族服装由老师带领跳起了民族舞蹈,一个头戴皮帽的少年用塔吉克族语言唱起了熟悉的歌曲 -《花儿为什么那样红》、50多年前《冰山上的来客》的主题曲,也许用民族语言歌唱更能表达出塔吉克族兄弟们豪迈和辽阔的胸怀。晚饭时丰盛的吃了羊肉、牦牛肉、各种奶制品,和县教育局比拉力局长喝了许多红酒,共叙了民族友谊和豪迈之言,其实我也准备高歌一曲可是看大家都没有唱歌的意思我也只好作罢。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老乡合影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塔吉克族少年

  6月13我们来到了瓦恰乡中心小学,给学校送了一批文具、体育用品,可惜送的收音机收不到信号。小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教汉语普通话的老师说的不算太标准,但是基本上都能够听明白我们说话的意思。见到了乡长告诉我们瓦恰乡目前与外界电话还是不算通畅,海事卫星电话因为费用太高没有安装。难以想象现在还存在乡级的行政单位无法与外界通电话的地方。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欢迎我们的小学生

这里的海拔较低大约3800米左右,村落、牧民生活在峡谷绿洲中,每年的放牧随水草迁徙、往返于夏季和冬季牧场之间。游牧生活使孩子们受教育非常困难,现在政府开始把更高的雪山上的教学点搬迁到以乡政府为中心的小学,可是由于费用问题学校教学条件非常差,特别是需要增加宿舍面积。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塔吉克族的小学生安心住校学习。听塔县教育局比拉力局长介绍,塔什库尔干周边的塔吉克斯塔、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在苏联时期教育程度就非常高了。基本消灭了文盲,普及了中等技术教育。我们国家这几年增加了教育投入,塔吉克族青年文化水准也在逐渐提高。中国国内的塔吉克族基本都居住在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作为县教育局的局长比拉力毕业于内地接受过本科教育。大家都说:“比拉力同志肩负着-塔吉克族振兴的重担!”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小学汉语普通话老师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教育局长比拉力

   通往红旗拉普的路上山谷中水草丰美,由于是战备公路所以路况很好。道路两旁不时出现村庄、人家,牛、羊、驴、马还有骆驼散布在高山草甸草场之中。向阳坡面出现旱獭呆呆的像肉球一样站在那里,大的旱獭和小狗一样大,土黄色的肉球在荒野上奔跑,可爱!我们的面包车身上贴着红旗拉普边防站赠给塔什库尔干县教育局的朱红大字,一路边防检查非常顺利。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红旗拉普口岸,海拔5200米。站在界碑旁边,看见四周雄伟的雪山,心情异常激动。对面巴基斯坦边防军看到边境上有人活动,骑摩托车迅速赶来。巴基斯坦陆军的军衔我不认识,我用英语问他是中尉吗?他说他是军士。相比巴军鲜艳的军服我军的军装显得朴素多了,我军两位战士始终陪同我们,听口音比较熟悉。原来是陕西老乡呀!赶忙和我军、巴军在界碑合影留念。我军战士在红旗拉普这样的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5公里武装越野跑步更是家常便饭,所以都显得比较瘦高。相比巴军则是矮胖,不知道是人种不一样还是平时训练强度不够。(当然我更胖一些,对不起观众)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巴军士官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我军巴军合影

 

  通往南亚次大陆和中亚的古代驿道从这里进入现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这些故道之上走过了张骞、唐僧和无数商队。据说当年张骞翻越帕米尔高原时途经这一带漫山长满了大葱,或许如今的葱岭只是一个历史名词了。

  回喀什的路上我们拜访了坐落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冰峰脚下的塔合曼乡寄宿小学,龙赛教育基金和大中电器(我是大中电器的员工)给小学生们捐助了一批东西,参观学校电教办公室发现只要一台非常破旧的电脑,用来接收教育电视台的汉语学习节目。小学生已经放假了,部分还没有回家。张秘书长用普通话问了一些问题,可是小学生们不知是害羞还是听不懂,只是笑。希望他们能够有人能够上中学、大学,龙赛教育基金会一定会捐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在冰山下的篮球场看到了有麦当劳标志的篮球架,也许是麦当劳捐助的篮球架吧。我想当这里的小学生们若干年后,有机会吃麦当劳时,也许会感觉到某种似曾相逢的感觉。但现状是也许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会有机会走出大山的怀抱。毕竟这里大多数老师都未曾到过向往已久的乌鲁木齐和北京………

龙赛西北爱心行动总结

雪山下的麦当劳篮球架

  回来的路上依旧风景如画,穿着红色衣裙的塔吉克女人,在雪山下放牧着羊群。我很吃惊塔吉克族的风俗习惯,男人们见面互吻手被,妇女们不论年龄大小几乎一律穿着漂亮的裙子,拥有高挑的身材和深邃的眼睛。特别是看见一个身材高挑、金发、棕眼的牧羊女从你的年经过时,总会有些让人过目不忘的感觉!(我敢保证塔吉克族的男人和女人几乎都很俊美,中国民族大家庭中应该能够排进前2名)

从喀什库尔干回到北京1个月了,又重新融入到忙碌和嘈杂之中。晚上夜深时时常闪现出帕米尔高原雄伟的雪山,回忆的片断与先人走过的历史典故交错、解析、充盈着整个行程的每一个片断。希望有机会能够再次回到塔什库尔干,长久的在那里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