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视剧影视编剧导演影视公司狗血制片业外资本杂谈 |
分类: 评论 |
揭秘谁是中国最牛的编剧
如果想到中国最牛的编剧,你的脑子里也许会出现这样的名字……打住,你错了。他(他们)决不是中国最牛的编剧,最牛的编剧,是本文要介绍的这位朋友。这里为了行文方便,姑且称之为“牛编”。
牛编之所以牛,首先因为他确确实实是一个编剧,而且很能编。所以,我称其为牛编,而不是国人更为熟悉的牛鞭。而除了编之外,他真正牛的地方在于其行事方式和获得的效果,与其他的编剧大相径庭,这就是那个“牛”字的所在。
为了证明牛编之牛,这里要首先反证一下其他编剧为啥不牛。影视行业,就是一个狼奔豕突,弱肉强食的环境,这自然不用多说。编剧,因为其工作性质,就不幸掉到了与制片人、导演、演员四方组成的食物链的底层。先说制片人,虽然屡屡遭骗,遭敲诈,遭遇无赖,但是毕竟掌握着制作的主要资源。所以制片人在影视中,虽然整体素质最差,但是却过得最好。导演不用说了,在今天的中国影视体制中,他们是半权力机构,所以要不导演总被人家指责是“潜”演员哪,你啥时候听说场记“潜”演员?演员,虽然也会常被欺负,但是演员往往拥有很大的“合法伤害权”。比较常见的是拍摄中途要挟涨薪水,否则罢演或者装病。因为此时投资方稍有差池将面临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这招虽然恶劣,却为不良者屡试不爽。说到编剧那就惨了。关键是他们没有任何东西“拿得住”投资方,所以一但遇到无良公司或者歹徒,编剧们往往是秀才遇到兵。编剧王伊遭某文化局长买凶威胁的事情大家已经不陌生,就是老编剧如高满堂,在讲台上谈到自己当年遇到的苦难也是不胜唏嘘。
好了,大家已经知道了,我说的牛编定然不是高老师满堂,而是另有他人。这位牛编,在中国编剧里自然是个异数,甚至可以说绝无仅有。论名气,他确实要比满堂老师低一个档次;论编剧能力,在中国也只有两个人认为他排列前十名。其中一个人是他自己,这是他自己说的。另一个人就是笔者啦。当然,“前十”并不牛,牛的是他编剧的效果。
平时你遇到编剧,都是听到他们在抱怨制片人、抱怨导演、抱怨演员。然而对牛编则是相反!中国有一个曾掌握巨大播放资源的大腕制片人,他的大名可以说无人不晓。就是这个制片人,一听别人提起牛编的名字,顿时气得捂着心口发抖:拜托,你不能跟我提这个人!还有一个大腕制片人,提到这个牛编时咬牙切齿:我TMD,想找一把大铁锤砸他!各位,我们都知道,人与人的仇恨莫过于肖传国教授对方舟子。即使如此,肖教授用的都是小羊角锤。这个制片人仇恨到要找大铁锤砸牛编,可以想象其心中的郁闷到了什么程度!其他打过交道的普通制片人对牛编的评价也大同小异。
朋友们想一下,能让众多制片人如此伤肝动气的编剧是不是有些骇世惊俗?大家不要误会,以为牛编的剧本写得不好,才使得这么多制片人在背后骂。其实制片人从来不在乎编剧啥水平,反正他们用编剧跟抽纸面巾一样。是什么情况,一个编剧能够把制片人气得跳脚呢?估计,我不说你一辈子也想不出来(因为你不是牛编)。
行业一个通常情形是,影视公司拿到一个剧本,他们要做的不是对这个剧本的价值进行衡量,对它进行市场分析(估计他们也没有这个水平),而是把剧本交给电视台看。电视台的人说好他们就拍,说不好就扔。然而电视台的标准就是,人物关系纠结、故事高密度、推进快节奏,剧情环环相扣,除此之外就再也不考虑其他。
作为电视台,他们心中产生这种标准无可厚非。然而影视公司拿电视台当拐棍毛病就出来了。按照编剧和文学创作的原理,电视剧中,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凑的故事节奏、高潮迭起的悬念必须在符合生活逻辑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前提之下完成。
而牛编的作品,就好像专门写给电视台人看的,那纠结,那节奏,那折腾,那个局做得,可以说眼花缭乱。然而,剧中人物全然没有性格,故事情节全然不合逻辑。我的总体评价是,他的剧本就是把中国电视台所喜好的元素堆积而成,除此之外一无所有。
可悲的是,虽然如此,这个专门写给电视台人“审阅”的“剧本”,总能得到了电视台的肯定,而电视台的肯定,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就是上谕,于是一掷千金,买!
这里要说明,牛编从来不给影视公司定制,他总是事先写好了本子卖给影视公司,而他卖剧本的核心诀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日后绝不管修改。
买到了获得电视台高度肯定的剧本,被牛B了的影视公司的灾年才算开始。本子交给导演,导演说:介尼玛怎么导?事情都没有捋顺,有木有?本子交给演员,演员A说:介尼玛让我演男一号?介尼玛剧本里到底谁是男一号都看不出来。我这么大腕凭什么演你的戏?演员B拿着本子对导演说:导儿,你告诉我,为哈要说介弱智的话,你是说我长得弱智吗?
都要开拍了,影视公司火急火燎地找编剧来修改剧本(牛编是事先说好了,只卖剧本不负责日后修改)。编剧们看完了之后,对影视公司说的话,那叫撕肝裂肺:这个本子,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人物;啥都行,就是故事不行。所以没有办法修改,唯一的办法,是彻底颠覆。
按照现在编剧们的工作现状,凡是有能力推翻牛编剧本重写的编剧,都能找到更好的项目,谁也犯不着收拾残局。影视公司仰天长啸……
知道什么叫欲哭无泪吗?那就是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座翡翠雕像,看起来水头好,冰种高……等付完钱之后,发现它就是个冰雕!
这么收拾影视公司的编剧,你说他不牛吗?
文章到了结尾,请不要指望我说出牛编到底是谁。我是绝对不会讲的,我也建议任何知道我所指的编剧们不要说出他的真实姓名。否则我们的牛编就要成了牛鞭,那是中国电视剧进步的巨大损失。
作为编剧,虽然我否定他的文字和他的行为,但我真诚地支持并且珍视这个“牛编”的存在。因为他是中国电视剧的清道夫。近年来电视剧缺乏创新、粗制滥造、虚假空泛、流于形式,忽视内容之风愈演愈烈,所以这个牛编才应“运”而生。而这个牛编和也许正在“崛起”的其他牛编们,或将成为这种制作环境的掘墓人。诚如是,则电视剧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