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葛优:一杆老腰扛起一国电影

(2010-11-10 12:33:05)
标签:

葛优

非诚勿扰2

让子弹飞

赵氏孤儿

冯小刚

姜文

陈凯歌

影视

娱乐

文化

分类: 评论

葛优:一杆老腰扛起一国电影

 http://s14/middle/4cb3c333g94ab65dee54d&690
没有葛优,中国电影将是何等乏味?


 

今年的国产电影,要说什么大的特色,算来算去,还是葛优“独霸”贺岁档能够引人注目。其他的,我懒得讲。当世界电影,已经发展到驾驶着《盗梦空间》让想象穿越时空的时候,中国观众还不得不把目光聚集在一个53岁的老戏骨身上。

《非2》、《让飞》、《赵儿》三部电影,票房谁生谁死,葛大爷注定是个赢家。而且票房加起来使得葛优创造的记录,很难被后人打破。这不能不说是葛优的人生辉煌。这个时候你用任何美丽的辞藻形容他都显得不过分。

葛优是难得的好演员。然而即便是“难得的好演员”,中国也不光是葛优一个人。葛爷能够同时一人包揽三部国产“大片”,在黄金贺岁档上轰然出现,绝非是简单可以用“好演员”来解释的,这里一定还有更加深刻的原因。

当你盘点葛优的艺术塑造,就会发现,他呈现的人物极端边缘化:李梅亭(《围成》)、李冬宝(《编辑部的故事》)、遥远(《甲方乙方》)、福贵(《活着》)、严守一(《手机》)、黎叔(《天下无贼》)、秦奋(《非诚勿扰》)……这些人物都是不是我们社会的“主流”,更不是电影宣传的主流。似乎葛优创造的每个艺术形象都存在着某种特殊,甚至是病态,或者扭曲。

运用反向思维设问,你愿意自己是葛优表演的一个人物吗?你是否愿意承认,这就是自己民族的精神画像?答案断然是否定的,然而恰恰是通过塑造这些艺术画廊的人物,成就了中国电影的第一表演大师。你又不得不说,葛优的表演深藏着批判性,俨然《阿Q正传》式的创作。

与此同时,充满光环的英雄人物的塑造者们,票房号召力连葛爷的一个小指头都比不上,虽然在“花鸡奖”的时候,他们的皮鞋也能够碾压红地毯,庄严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文化现状。

细品葛优的表演,你发现他几乎胜任何角色,但是又能够把任何角色化为自己——葛爷独有的风格——那种带着幽默的无奈和漫不经心。是的,可能就是那种在无数次战争中,使许多中国人变成中国鬼的“漫不经心”(《团长》台词)。

与其说,中国观众太喜欢葛优的风格,不如说中国观众太需要葛优的风格了。一种在无奈之下的机智灵活,一种带有反抗性质的随波逐流,一种自我调侃式的愤世嫉俗。看起来普通的台词,从葛优的嘴里说出,就有可能成为经典。

http://s8/middle/4cb3c333g94ab89e8e937&690

葛优的出现,带给中国观众许多会心的微笑和精神释放。由此,葛优几乎是无人替代的。当初冯小刚说:葛优是中国唯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他的话没有说透。

成就葛优的不光是中国电影。

自然,葛优在《建业》里扮演解放军团长。你可以说,这是葛优最不靠谱的“艺术创造”,当然它仍然会吸引观众的眼球。因为人们想知道,这个黎叔版解放军团长,跟八一厂版相比有什么区别。转来转去,还是葛优赢。你有法子么?

说到今年贺岁片的赢家,口碑上我赌一把《让飞》,因为我相信姜文的才华;票房上,我赌《非2》。这么说,铁定的赢家是葛优,铁定的输家是陈凯歌。

对不起陈导,我是个乌鸦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