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凡达》让路,孔夫子蒙羞

(2010-01-25 22:14:36)
标签:

阿凡达

孔子

影视

改革

娱乐

文化

杂谈

分类: 评论

《阿凡达》让路,孔夫子蒙羞

 

 

 

 

 

《孔子》的人,似乎(仅仅是猜测、怀疑)干了一件本来应该是《三枪》人干的事情。我认为,利用“权力和政策优势”,打着“保护国产电影”的大旗,让《阿凡达》给自己让道未尝不可,但是别家可以这样做,唯独《孔子》不行。因为如果是这样,就太掉价了,不仅仅掉了《孔子》的价,还掉了孔老夫子的价。套句很俗话语,是让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不得安宁。

自然,你可以说,我不是孔子委派的新闻发言人,也没有采访他的凭证,如此说话,有“打击国产电影”之嫌。

我承认,如果把孔子和《孔子》的公信力做比较,身为影视人的我,更敬仰作为思想家的前者,而不是那个经济利益和影视套路混合体的后者。“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我相信孔子的话是真诚的,那么他不会同意《孔子》剧组在有关部门停止了《阿凡达》普通银幕版之后的自鸣得意。

至少我相信,孔夫子虽然时常穷,但是他做人还是很大气的,这点该让《孔子》人汗颜。因为,孔子的做人理念很清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用现实道理解释就是,如果你想赢得市场的尊重,那么你先尊重市场。

跟许多批评中国电影人的观众一样,我跟中国电影没仇,但是我知道,中国电影决不是靠着“保护”而发展的。正像踢假球也保护了运动员一样, “保护”只能保证电影垃圾不断产生。任何行业只有依靠公平、广泛的竞争,才能健康发展的道理在今天已经深入人心了。

限制《阿凡达》,我认为有关部门做了一个可能出于善意,但是对影视并无好处的举措。著名导演吴天明几年前曾经当面讥讽某管理部门的人:“你们是好莱坞派到中国的奸细,因为你们做的就是让中国电影难看,使好莱坞可以永远独霸中国票房。”

吴老师的话固然有调笑成分,但是道理却的确值得好好深思。挤压进口大片场次,并不是跟好莱坞争夺票房的方式,那是跟中国观众和院线过不去。功夫应该下电影上,而不是在其他东西上。这句话,孔子没有说过,斗胆猜测,他应该同意。因为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相关新闻:《阿凡达》让路《孔子》 观众冷热两极分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