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国大业》阵容下大赢家和大输家

(2009-08-24 11:24:55)
标签:

建国大业

明星

大腕

主旋律

客串

票房

国籍

杂谈

分类: 评论

《建国大业》阵容下大赢家和大输家

《建国大业》阵容下大赢家和大输家 

 

《建国大业》的阵容不知道是否“绝后”,但是至少是空前的。看看演职员的名单,就是官家举办的什么影视节,也难以把这么多明星大腕儿聚到一起。就阵容上说,仿佛是有意跟吴宇森《赤壁》叫板: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

一般说来,大片汇集大腕,互相造势,铁定是双赢的局面。套用鲁迅的话,那就是“人以片传,片以人传”。不过,俗话说物极必反,腕儿太多了,又难免让众人倒胃口,造成互相抵消。于是乎“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乃至于“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抛开鲁迅先生的“传名”理论,具体分析《建国大业》,你能发现这里有几大赢家,也有几大输家。细数一遍居然是很有趣的事情:

 

大赢家之一:大腕儿们自己

六十年大庆,可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你就是不住在北京八里桥,看不见战斗机轰炸机战斗轰炸机在头顶300米上空轰鸣,偶尔扫一眼《新闻联播》也能够明白。这个时候,作为影视人,不“表四表四”是说不过去的。缺席6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不单单是政治态度的缺失,更主要的是,你的“范儿”不够。就好像家族老太爷的寿宴,你最后没有上得了席,这面子可丢不起。自然凭我们的腕儿们,要是诚心想上献礼片并无难度。但是,上献礼片,要讲究技巧,要上得聪明。比如我那朋友王挺,倒是上了献礼片,结果呢?是剧情里演上英雄,生活里也做了回英雄——拍战争戏烟火事故,为了保护同伴,他自己严重烧伤。这献礼片上得有些笨。

再看看《建国大业》的腕儿们,那献礼做得巧妙。在记者的簇拥之下,在娱乐报道的镜头伴随之下,在剧组花上一天半天的时间,台词都不用背,国庆60年就“表四”了。真是爽歪歪了。

 

大输家之一:北影厂门口影视怀梦者

最为郁闷的就是那数百个,每天在北影厂旧址门口苦苦等候,寻找群众角色的怀有影视梦的男女老少了。《建国大业》这种大场面的作品,将会给他们带来多少就业的机会呵?每一次珍贵的上镜,就是他们实现影视梦的一次良机。然而这竟然被那些中国的,甚至是从海外来的影视腕儿们给无情地击碎了。而且,这是典型的不公平商业竞争,这些大腕多年来习惯演主角,以我为中心,就演群众角色来说,绝对不如那些专职的群众演员。这些腕儿们,是靠着自己的名气、靠着跟投资方、跟领导的关系夺了他人饭碗和事业发展的机会。然而这些,他们又能够到哪里去讲理?


大赢家之二:娱乐媒体

这种主旋律片历来宣传点不多,应景文章写了收视、点击率也不高。但是《建国大业》不同,有这些腕儿给撑着一片天空,他们不说话,往那里一站就是娱乐新闻。而且,成堆的明星聚集于同一个剧组,真是一网打尽。对于记者们而言,活儿没有这么好干的。

 

大输家之二:特型演员

中国的特型演员,是演员中的另类。他们有着铁饭碗,而且没有人计较他们的表演水平多么差,反正他们不是在创造人物,而是在做严肃认真的模仿秀。一般说来,这种主旋律大片都是特型演员大显身手的时候,但是《建国大业》却不然。尽管在该片中特型演员依然有大段的台词去朗诵,但是真正的戏恐怕还是在云集的大腕儿身上。观众的眼球铁定要锁定在腕儿身上,不管摄影师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哪怕不是焦点中心。可以想象,特型演员们将会相当地郁闷。

 

大赢家之三:观众

看过李连杰飞檐走壁的观众不可胜数,看过成龙拳脚加搞笑的观众人山人海,但是看他们演飞不起来的角色的人,还不曾有。赵薇唯一一句台词怎么说,许晴跟宋庆龄哪个更吸引人,这些都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单单是把中国影视大腕汇集起来,让他们穿上各种身份的服装站在一起,就使得《建国大业》看点十足。买票的钱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在攒了,一定的。

 

大输家之三:主创中的艺术追求者

《建国大业》的“戏”都做在了戏外了,估计没有人再去注意作品的内容了。好了坏了,深了浅了,都没有意义了。观众要看的是腕儿们穿上根本不属于他们的服装,用上不适合他们的道具。从影院走出来的人们,谁会去谈论剧情,谈论主题?做梦吧。

 

大赢家之四:投资方

投资主旋律时投资方大概就没有想到赚钱。但是,现在有众多的大腕们来给做义工,带来更多的娱乐媒体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红火的票房。投资方不乐翻了才怪。

 

大输家之四:外籍演员

不知道哪个好事者,把入了外籍的明星给开了个单子,借着《建国大业》来了一个“透明度”。本来国籍是私人的事情,结果偏偏有人跟是否适合出演《建国大业》相联系,仿佛这两个事物都是爱国的尺度,而且还互相抵消。

100%的地球人和80%的银系河人都知道,演出主旋律片和真心爱国,和国籍没有什么必然关系。现在扯出这种事情,对于那些腕儿们真是意外之失,算他们倒霉。

                                                          

大赢家之五:有关负责同志

主旋律大片上映大多有票房问题,而今是市场经济,票房就是成功的指标。主旋律片组织观看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建国大业》绝无此问题。片子没有拍出来,就能够断定它将“叫好又叫座”。这是突显政绩的作品。何其爽哉!

 

大输家之五:同档期的其他主旋律作品

今年大量“主旋律”涌现,哪怕就是个个出色,观众到年底也肯定会感到视觉疲劳,同期的其他类似作品的市场环境将会比较艰难,这也是没有办法的。看着《建国大业》,嫉妒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