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宝强顺溜冯小刚康洪雷士兵突击演员影视表演小马奔腾 |
分类: 评论 |
十分“雷人”的王宝强现象
北京北三环蓟门桥东侧,透过一个破旧的大门,能够看见里面的一排排年久失修砖楼。这里曾经是中国电影的重镇北京电影制片厂所在地。虽然这所残破的大院早已不是中国影视的中心,然而每天这里聚集着无数怀有影视梦的男女老少,静静地等待着不知什么时刻就会出现的副导演,前来挑选群众演员,借此机会掀开自己人生的重要一页。一个著名策划人跟我说了一句极为经典的话:“都是宝强惹的祸!”
听到这话,我会心一笑的同时,却感悟了某种东西。也许宝强没有惹祸,是时代惹得祸!
《顺溜》热播,王宝强再次成为影视观众热门话题。跟过去一样,人们赞者有之,不屑者也不少,双方甚至展开论战。到底宝强是个出色演员还是个走了大运的中国民工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中国炙手可热的影星中,从来没有谁像王宝强受到过如此多的质疑;从来没有谁像王宝强那样带给众多青年人那么强烈影视梦;从来没有谁的影视之路像宝强那样一路顺风;好像也从来没有谁,真正理解王宝强对中国影视的重要性。
王宝强的成功,与其说是一个演员个体的努力的成功,不如说是中国影视翘首等来了缺失已久男子汉。
我一向认为,抛开环境,无视观众的欣赏口味,去单纯评论一个演员的表演技巧有些无的放矢,甚至是可笑的。假如一个演员,哪怕表演教授对他的演技评价再高,但他缺少观众的喜爱,对影视行业又有什么用处?他又如何能够称得上好演员?
无疑,在我的眼中宝强是极为成功的。当然在反对者看来,我是用存在主义看待事物。他们也许会说,任何人能够在冯小刚的电影担任重要角色,在康洪雷的戏担任主角,想不红都难。也许会有人说,王宝强无非是那个——恰好出现在需要民工的冯小刚面前的傻根,出现在需要一根筋大兵的康洪雷面前的许三多。话似乎没有错,但是却如同蛋壳一般浅薄。
我认为,王宝强是时代的必然产物。说白了,他给患有软骨病外加多语症的中国影视男性带来了健康和阳刚的形象。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的主流大片就充满了阴鸷和尔虞我诈的氛围。在男性人物之间,你看不到好莱坞西部片狂放的面对面较量;而到处是讳莫如深的宫闱权谋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雄辩。这个时候,你看到傻根、许三多以及顺溜的率真、质朴、和始终如一的坚守是何等可贵?他难道不比《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高贵的帝胄们可爱百倍?诚然,没有王宝强,也许会出现张宝强,但是恰恰是这个貌不惊人,身材不高的小伙子给中国影视带来清新、阳光和昂扬的正气。
我不相信王宝强的成功是昙花一现。至少从《顺溜》中间我能够看到他从傻根、许三多之后迈出了属于自己的步伐。
本色演出是人们跟王宝强联系最多的评语,往往是带有不太恭维的情绪。坦白地说,我并不清楚什么叫演员的“本色演出”,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本色演员”这么一种界定方法。在俄亥俄戏剧学院研读的时候,我没有听人说过这个概念。以我个人对演出的肤浅理解,任何演员都具有本色的一面,Dustin Hoffman是公认的演技派大师,我仍然能够从他的《推销员之死》和男扮女装的《Tootsie》里看到演员本人的影子。
本色不本色,“本色”了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演员和他塑造的角色能够被观众喜欢,并且能够保持受欢迎的程度。宝强在《顺溜》中的表演让广大观众看到了他演艺生涯的出色生命力。这,难道不是最最重要的吗?
萎靡的中国影视男性,造就了许三多和顺溜的风光;而王宝强自己没有辜负上天给予的机会。为这样的演员,我们应该叫好。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