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影视娱乐功夫片王挺李连杰成龙甄子丹 |
分类: 评论 |
好莱坞阉割了中国功夫?
“功夫”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专利”,乃至英文中有kung
中国武术神话是李小龙创造的。然而今天中国功夫片,已经走向了没落。曾几何时,功夫片向观众展现了中国武术的神奇,里面的一招一式,不但表现了一种技击艺术,更有一种西方文化所没有的韵味。在李小龙的时代,中国功夫曾经让全世界倾倒。
而今,在中国乃至华语影视里真正的功夫已经不多见了,当然,偶尔也能够看到老而弥坚的成龙、李连杰和比两位功夫元老小不了多少的甄子丹的灵光一现。
你不得不承认,中国动作片后继乏人。今天演功夫片的男女英俊们,全然没有功夫。他们举手投足,连花拳绣腿都算不上,尽管他们一脸认真地在镜头前面摆出一副大侠的pose。
以前,只有武术高手才能上镜头演功夫片,而今他们顶多干个“武指”或者替身。可以大胆假设,这全是好莱坞的阴谋。因为好莱坞教会了中国影视做电脑合成,还教会了他们使用钢丝(Wire)——大概嫌“钢丝”叫起来没有艺术含量,所以他们半洋半土地称之为“威亚”——栓在演员腰上,说飞就飞起来,“推重比”绝对超过了J10战斗机,活活气死科比·布莱恩特。
本来影视特技的出现是为了扩展了动作片的表现力,延伸演员的生理极限。然而好莱坞的可恶之处就是,把华语功夫片的顶尖高手骗了过去为己所用,然后用奇技淫巧忽悠中国影视人。仿佛好莱坞算准了国内影视公司主管们对武学高度无知且极度漠视,加上他们片面追求动作片的外在形式,必将把自己使用伟哥后造成的药物依赖,移转到特技使用上,以弥补演员和主创的能力低下。
无需再调侃了,好莱坞并没有这么深谋远虑。
用技术手段掩饰之下的粗陋的武打动作,大大降低了影视作品的观赏性。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情况进一步降低了演员对自身素养的追求,形成了恶性循环。而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找几个漂亮脸蛋子,学习一下套招、威亚、摔法、弹床、反应……然后就在房脊树梢之间飞来飞去,实在是太容易的办法了。
除了蹩脚的动作设计之外,相同恶心的是音效。不知道谁发明的,动作戏中的兵器犹如挂着琴弦子,动辄发出一串金属颤音;人物举手抬足,带起的气声让你怀疑自己走近了风洞;每一个人胸腔犹如蒙上了鼓皮,打上去砰然作响……如果再配上虚假的人物关系,随处可见的穿帮,字词说颠倒的成语,真的可以说让你呕吐没商量。
本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武学和惊心动魄的面对面格斗,在现今影视作品中 仿佛成了儿戏。既然“武来舞去”都是如此,那我倒是觉得《武林外传》更加自然,至少编导告诉你:这是情景喜剧。不像有些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时不时地看见抗日英雄飞起一脚,啪嚓!把日本鬼子给踹上了天空。
我素来不是悲观主义者,俗话说,触底反弹,我相信功夫片的复苏不会太远。毕竟李连杰、成龙的艺术生命来日无多,而今天的观众并不像影视公司自己那样容易被忽悠。
我觉得,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演员中具有真功夫的人挺身而出,在镜头前展现中华武学蕴藏的艺术风范。其实演员中不乏武学高手,比如王挺,曾经多次获得全国散打冠军,而且干过刑警,至今一直是硬派小生的形象。我想中国功夫片的重新崛起,需要从他们这一批人身上寻找支点。如果他们成功了。更多的青年武术精英就会走向屏幕,这样弥漫于中国影视中的脂粉气也会逐渐散去。
此时,要看王挺们的出息了。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