淦春之妻
。
文/呆丁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住着一个傻子叫淦春,淦春的父亲早年在外经商,赚了一些钱,家里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在当地也算是户殷实人家,凭借家道殷实,傻子淦春居然也娶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俊俏妻子。
淦春的媳妇有一个象她一样漂亮的名字 :艳虹。
淦春自从在相亲那天起第一次看到艳虹,就深深的被她的美貌吸引住了,并深深的爱上了她,可谓是一见钟情。
但艳虹却另有自己的小算盘:她甘愿嫁给淦春这个傻子,只是看上了他家的财产,是想在婚后过上舒适顺心的日子,况且,淦春是家里的独子,他的父母年事已高,过得一两年恐怕也要去了,到时财产便是她艳虹的了,要怎样花便怎样花,淦春傻乎乎的抓不了主意的。但是,现在虽然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淦春傻乎乎的不解风情,让她越来越觉得日子过得索然无味。
淦春的父母相继离世不久,有一个年轻的推销员来到这个偏僻小镇,租住在他们对面那户人家的空屋。这个推销员长得唇红齿白,不光是说话口若悬河,人也英俊,哄得镇上的年轻少妇都来买他推销的商品,艳虹也经常光顾,一来二往,他们便熟络起来了,那推销员被艳虹的绝色容貌迷住了,常常免费送些小礼品给她,而艳虹也瞧上了他的风流与善解人意,正是郎有情妾有意。
于是二人经常趁淦春不在家时偷偷幽会,没多久,他们的事渐渐引起了左邻右舍的注意,大家开始私底下议论起来:“淦春的老婆样子长得虽然不错,可人品却不怎样,我经常看到她和那个外地人眉来眼去,还偷偷幽会呢,淦春头上的绿帽子可大了。”
“可不是,我也觉得他们太明目张胆了,淦春虽然傻,可我们都不傻呢,他们怎么就没一点顾忌的?”
“淦春傻是傻了点,但他的心地很好,我们要不要告诉他呢?”
“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淦春那么紧张老婆,如果我们对他说他老婆找小白脸,他会以为我们在妒忌他娶了个漂亮老婆的。”
“那也是。”
面对背后的议论,艳虹感到了舆论的压力,毕竟是做贼心虚,她忧心忡忡的对情人说:“总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我看我们还是离开这儿远走高飞吧。”
“
怎么走呢?”她的情人十分为难,说:“我们要想个办法骗过你的傻子丈夫才行,要不他会到处去找你的,他那么紧张你,万一他出了事,他的亲戚们能放过我们吗?”
他们商量了很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万全之策。
第二天,艳虹找来一个老太婆,悄悄对她说:“我打算离开这儿,但又担心丈夫到处去找我,怕他在外面发生意外。我走之后,你设法趁我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弄一头死猪来,用棉被卷好放在我家的柴房里,等淦春回来,就对他说我得了急病死了告诉他这病会传染的,让他别走近然后你找你儿子帮忙将猪拿去火化掉把骨灰给他。”
老太婆因受了艳虹不少好处,而且艳虹处理死猪的费用也给了老太婆,于是她满口答应下来。
艳虹跟了推销员走后,老太婆便守在淦春家们口,淦春一回来,她便赶紧迎上去假装十分悲伤地说:“刚才你不在家,艳虹突然得了急病,还没来得及找大夫她就断气了。”
淦春一听艳虹死了,他不相信说:“我老婆不会死的,她是仙女,是不会死的,你骗我!”说完他就要去找艳虹。
老太婆忙拦着他说:“艳虹得的是传染病,你不能近前,谁接近就会传染给谁的,传染到会死人的啊!我已经将她摆放到你家的柴房里去了。”
淦春被她吓得不敢近前了,他以为艳虹真的死了,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痛哭。
老太婆继续吓唬他说:“这传染病不能停放太久,要立刻火化掉,要不会咙到全镇都有瘟疫的,你去我家找我儿子来,我们将她拿去火化后将骨灰拿回来给你。”
老太婆之所以让淦春去叫她儿子,是怕如果她自己去叫,淦春乘机偷偷去看艳虹。
淦春傻乎乎的听信了老太婆的鬼话,去将老太婆的儿子叫了来。于是老太婆与她儿子将拿头被棉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死猪搬走后,将些稻草灰胡乱捣鼓捣鼓当作艳虹的骨灰拿给了淦春。
淦春呢,他因为太爱自己的老婆了,抱着那包灰哭了好几天,他舍不得离开艳虹,便日日夜夜将那包稻草灰抱在胸前,就象抱着自己的爱妻一样。
而艳虹呢,没过多久,她和她的情人在外面吃喝玩乐,把带去的钱花得所剩无几,面对贫困,她对情人越来越不满意,回想起以前舒适安逸的日子来,虽说淦春不能带给她幸福感,但至少他父母留下的家财可以供他们衣食无忧啊,可现在,她跟这个人在外面吃了今餐没下顿。于是艳虹偷偷离开了情人悄悄地回到了他们的小镇来。
艳虹以为淦春看到她一定会很高兴,可是凎春看了她老半天,然后很奇怪的问她:“你是谁呀?你到我家来干什么呀?”
“我是你老婆艳虹呀!你怎么连我也不认得了呢?”艳虹笑着说。
淦春一听,将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她:“你是我老婆?不对吧?我老婆死了呢!你到底是谁呀?长得很象我老婆,但也不能说是我的老婆啊!你看,这是我老婆的骨灰,我天天都抱着她的,你又没死,怎么可能是我老婆呢?”
“我真的是你老婆艳虹啊!只不过出去了一段时间,怎么会死了呢?”但是,不管艳虹怎样解释,淦春仍然坚持艳虹已死,就是不肯再认她做老婆,因为他相信自己天天抱着的才是自己的老婆,虽然已经变成了骨灰,但还是他的老婆。
注:此文已发表于《网络文学精品选刊·华西作家》2010年第2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