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有限怀,块垒何从洗--江湖的倒影
(2024-06-20 15:33:54)
标签:
金庸末法时代天龙八部彭洁明 |
分类: 书海拾遗 |
终于读完了广州医科大学彭洁明老师的新书,讲述金庸的武侠世界与人生寓言。首先还是非常开心,金庸的小说,武侠的故事,始终没有被人忘记,时不时会以各种形式(有些是创新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眼前,好像徐老怪的新电影--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也要上映了。充分说明了金庸作品的生命力。
然后再来看这本书,厚度与六神磊磊的有的一拼,但确实又有不同,正好两人是近年写金庸评述的佼佼者,可来先对比对比:
六神的篇幅都短,有点像每日推送,本书每篇较长,有点像论文;六神按作品逐一描述,本书归为爱情/抉择/恩仇/深读四大类;六神几乎是每本都有涉猎,本书主要在讲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飞狐外传;六神的笔法轻快俏皮,且多引经据典,本书则语气端正凝厚,但又多流露情感---这一点倒很合理,六神是男的,本书作者(笔名聂飞琼)是女的,所以写郭襄/程灵素/任盈盈的几篇极为细腻。
也可能正是因为作者是女性,且亦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意气,所以在书中对萧峰/谢逊/胡斐的豪气,对杨过/令狐冲/张无忌的侠气极为推崇,写谢逊和张无忌的两篇尤好(如认为谢逊在少林开悟之前实为枭雄并非良善之辈,认为张无忌是天生慈悲而非软弱,都很有见地)。
还有两篇,一篇是以纪晓芙和周芷若作比较(一套题做出2种人生),一篇是讲述鹿鼎记的反武侠/反英雄/反爱情的末法时代,写的都很棒,作者认为天龙八部是金庸最佳,本人还是一直坚定封山之作才是无招胜有招的至臻化境。
另,对金庸写作初心和规律的一些总结,也值得参研,如金庸父亲被误杀和长子自杀的悲剧心理,导致对冤案和父子之情在作品中有烙印(如连城诀/倚天);如作品中的至宝往往费尽心机者得不到、局外人却往往机缘巧合;还有例如常写至诚君子和妖女的情感纠纷、反复仇思想和佛教思想等等(说到最后,作者在对应分析天龙八部时没说夜叉和摩呼罗迦,估计对四大恶人和虚竹还是看不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