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的鬼
(2023-07-25 15:43:51)
标签:
叩齿36傩六朝鬼故事蒲慕州 |
分类: 书海拾遗 |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蒲慕州的新作,把鬼作为中国历史的一种文化建构来阐述,视角蛮新,主要是从鬼的起源、秦汉帝国的规制、佛道与鬼来论述。
作者认为鬼源于面具、畏、归,代表着先民对大自然等未知力量崇拜和对死亡的最朴素的观照,应对之法主要就是祭祀(包括傩)。最开始就是精神或灵魂,逐渐才向有恶意和道德评判标准转变。同时,随着文明进步,鬼也开始成为人类寻找刺激的一种方式(所以有六朝鬼故事)。
鬼的形象多变,如最初的具人形、喜白茅、不喜穿衣和残食(泡汤水),到狰狞,到恐怖。性格也多变,如复仇、调皮、善意、杀伤人为乐等等。鬼的社会更是等级森严。这些都是人类现实社会一些现象的直观反映。
正因如此,绝大部分人与鬼的接触,都是人获胜(如定伯卖鬼)。
全书最精彩的是分别论述道 、佛等宗教力量对鬼的态度和法术。道法主要靠叩齿36后宣读名字和命令、持咒、符箓、禹步、持道藏、丹药,道家的鬼多遭受不公要报复,而隐含的微言大义就是要报复报仇没关系,但要听道士的指挥。
佛教主要靠佛号佛经(念偈)、法器、法会、高僧法身,佛家的鬼多行不义,所以要坠地狱,所以要弘扬佛教积极向善。
虽然都是为了自己,但佛道还是都认可了鬼存在的在地观念,这就叫宗教与实际相结合。呵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