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的典范--读书的方法
(2023-05-13 22:25:58)
标签:
罗胖24节知识服务读书兴趣内外新旧 |
分类: 书海拾遗 |
罗胖的这本书,我是严格按照他的建议,不一口气读完,不按顺序读,翻到哪段读哪段,陆续读了数月才读完(说实话最开始看的又忘了),呵呵,不过确实没有内疚感,而且还是有收获。
这本亦是得到的四大名著之一,罗胖按内外新旧四字决,设计了强劲大脑(推理、转念、抽象、凝结、俯瞰、选择),遥远地方(风物、棋局、窥视、他顾、意义、行动),奇妙创新(结网、建构、怪谈、设定、迁移、追光),极致体验(情感、趣味、快意、苦痛、角色、文心)四个篇章共24小节,为何24,因为有24史、24诗品、24节气,雄心勃勃啊。
主要模式是每节大约可读15-20分钟,独立成章。内容是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诸子百家、科学文艺......均有涉猎。方法论是引用原著(每次约400字)、发表感想、推荐书单。
不说微言大义,收获有二:一是如果没书读或迷茫中,可以试着看看他推荐的书单,很长,有100多部,总能挑到中意的(例如我看了本施展的《枢纽》)。
一是从罗胖的引用中略读原著找到主题思想和关键论点,以及摘抄金句,这也是速成法和快餐文化的一种---虽然这已经和本书的原教旨即“读书要从兴趣出发,费时费力花钱可能无果,但所有美好的事物都自成目的”相背离了。
最后叹一句,罗胖虽然从事知识服务,但书中展现的知识广度和深度令人佩服,虽然应该有团队在帮他,但还是折服。我们一般只能专于某个领域、某个角度、甚至某几个作者某几套书,而这本300多面的书,展现了人类与书本与知识链接的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