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是个纯粹的人--法治的细节

(2022-04-21 15:51:34)
标签:

罗翔

刑法

技术主义

张三

程序正义

分类: 书海拾遗

第一次看罗翔的书,还是好不容易抢到的一本,性刑法和优势证据那几篇太专业看的有些混乱,读苏格拉底的申辩篇和会饮篇、《小王子》比较大众,其他的都不错(包括和陈晓楠、许知远的访谈)。

罗老师的观点主要就是“平衡”2字,也就是苏格拉底“否定的智慧”和“无知之知”:例如法律是一种平衡的艺术是善与善的对决;因为无知所以读书、读书更觉得自己无知;要实现共相与殊相的共存;要实现一元性与多元性并存的法治,因为人的有限性无法实现绝对正义,所以要选择良法而治、普遍遵守、承认无知(相对的确定性);要平衡功利主义和道德主义(道德功利主义,道德是自律不是他决);程序正义高于实体正义(接受有缺陷,确保规划合理);要重视消极道德主义(道德不正确不一定犯罪,但道德正确的一定不受处罚)而不是积极道德主义;读书要小心反智主义和尚智主义(苏格拉底说读书是良药也可是毒药);在具体人中发现抽象的美、从抽象的美中更好的爱具体的人......

罗老师的讲述特点就是举例(主角一般是法外狂徒张三),例如举米丽特雷号介绍紧急避险;举酒驾送病人阐述法律判断优于道德判断;举精神病人正常时杀人然后患病应先治后惩引证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非逻辑;举N号房介绍淫秽物品向不特定人公然传播才算犯罪及网络围观者打赏属共同犯罪......

罗老师还绝对是金句机: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仁慈只能在正义的基础上;尸体是人象征物的尊严;人肉搜索是变相的游街示众;迟来的正义比没有来好;最好的社会政策才是最好的刑事政策;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观念;读书有逃避世界、营造世界、理解世界、超越世界4个阶段;知道容易做到不易;热爱+使命+行动+共同体;我们回忆起人性失落的美好并希望告别当下的平庸苟且,愿我们能为尘世中每次正当的满足而感恩,不悲伤,不放纵,不羞愧,一无所惧,在爱中臻于至善......

罗老师的爆红,除了技术主义(司考),我觉得还是他很真诚,无论是长相还是言谈,真诚就显得纯粹,纯粹就是稀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