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脉络--隳三都
(2022-03-15 16:55:59)
标签:
蒙古灭金史青城之祸金哀宗三峰山陈和尚 |
分类: 书海拾遗 |
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的周思成新作,功底相当扎实,取史材也很巧妙---从蒙古1211年野狐岭之战灭金西北军说起,到1234年灭金,主要以中都(北京)、南京(开封)、蔡州(汝阳)三城围攻为主线叙述之。
书中并没有总结归纳金亡的原因,但却以史条和对比逐一析之,例如一般都说“金以儒亡”,走不出能夏则大渐慕华风的怪圈,但通读全书,窃以为其实应为其他三点:一是皇帝迁都,从1214年贞祐南渡,到1232年连续入归德、入蔡州,名曰为狩、征,其实就是逃,而且还干出自己先逃、然后派人再想偷偷把太后爱妃接走的“无耻”昏招,这种做法明显会影响士气(中都之陷和此有很大关系)。二是战略失误,例如1232年的三峰山一战,哀宗的忠孝军、都尉军20万精英,加上合达、蒲阿二帅,陈和尚、铁枪张惠、杨沃衍等名将均一战皆殁,金朝再无翻盘元气,主要原因就是二帅迟了3个月未攻蒙古中路军,导致蒙古3路大军合围(特别是拖雷的西路军的斡腹战术);又如蒙古1219-27年西征,金朝没有抓住黄金喘息期反而与宋三战互伤元气。三是兵变,1213年胡沙虎通玄门之变弑卫绍王立宣宗、1232南京飞虎军兵变、1232年归德城忠孝军官奴兵变软禁哀宗、1233年南京西部元帅崔立兵变不但献城而且将300多皇族送与速不台导致“青城之祸”......这种窝里反的动荡直接加速了金的灭亡。当然,饥荒、瘟疫这些也是辅助因素。
阅完掩卷太息,青城300金朝皇族被戳之地,正是百年前粘罕靖康大胜后受降处;当年金与宋战取得1:118人的伤亡比例、铁鹞子(浮屠)纵横天下,但不到百年后全国精英竟在所谓娱乐的“射弓宴”惨败于宋使,历史总在轮回,总是相似,不过毕竟尚武好勇的女真确实又有其独特之处:如宣宗设近待局杀了有拥立之功的胡沙虎,哀宗在照碧堂亲自杀了软禁自己的官奴,国灭之际不用神道仙佛等“病急乱投医”,哀宗1234年元月传位于元帅完颜承麟希其保存血脉然后不愿受辱自焚于幽兰轩(死前依然豪言有甲士3千可吞宋),而承麟披甲战死并没有当伪皇帝偷生,中都破城之日6万少女跳城,负责蔡州防御的完颜仲德500人投水......相比王若虚、元好问、刘祁等为崔立立功德碑而互相推诿构陷,真如《东北虎》里章宇说的,诗人是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