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错的科普小书--《水果史话》

(2020-12-08 11:22:17)
标签:

水果历史

杏林春暖

长寿桃

荔枝保存法

菘白菜

分类: 书海拾遗

中科院植物学博士史军的这本书,特点很突出,一是杂志痕迹很重,许多内容都是专刊文章集结的;二是写的很浅易,因为主要是科普用,不是研究学术;三是尝试将水果融入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中来描述,虽然这种方法不新鲜,但毕竟是写水果,还是蛮有趣。

中国并非水果种类大国(约670种,占全世界2792种的不到1/4),而且从文明一开端就注定了中国在发展水果上的不积极:一是中国大部分处温带、且少数热带亚热带被喜马拉雅山脉阻隔导致印度洋气流无法过来(是不是很眼熟这句?),所以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热带雨林,所以桃李梅杏柑橘等就是主力,而且历史上气候变化也有影响(如4-6世纪寒冷、7-8世纪温暖);二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且以生存为主的“实用主义”思想,导致水果富含的维C和膳食纤维等需求都被蔬菜取代(以葵也就是冬苋菜为典型--唐代晚期被白菜{}和波斯传入的菠菜取代,而欧洲人以畜牧为主反而更需要水果的营养补充),而且水果在古代不易储存难以果腹成熟时间又有缺陷只能发展粮食生产;三是中国人虽然嗜甜如命但很早就掌握了麦牙粮的炼制技术(饴糖)所以不依赖水果的甜味;此外就算中国人好酒,但一来酿酒葡萄本土不产、二来早就学会了把淀粉转化为酵母酿酒之术(杜康)......只能说中国人太厉害了、文明发展的太早了。

文中还有一些精彩的解释:如投以木瓜报以琼琚,不是等价交换,而是芝麻与西瓜的隐喻,因为当时木瓜太常见了;一些水果的出现根本不是为了吃(如山楂原来叫朹{QIU}是当炭用的,猕猴桃原是观赏植物--岑参有诗“一架猕猴桃”);桃子成为长寿象征(最早出现于东方朔《神异经》“食之令人知寿”)一是由于安全(桃养人杏伤人李埋人)、二是由桃木辟邪引申、三是长相和传说暗合仙丹;杨贵妃的吃的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宋蔡襄有《荔枝谱》)是先将树栽在大木桶中--即将成熟时启程--到秦岭时摘下放入新鲜竹筒(有水份可抑菌)再一天之内抵达长安(快马一天180-500里,唐一里约450米);

还有些少闻的轶事:如汉武帝建扶荔宫移植荔枝枇杷什么的未果诛杀园丁匠人;张骞带回了葡萄(但要到唐太宗破高晶才引入酿酒葡萄)和石榴(一夜爆红,因为寓意多子,但在西方这是禁果);贾思勰的遗传学理论比西方早了1300年;魏晋南北朝时中国竹蔗盛行且因战乱枣子和板栗成为抢手货;三国时李衡种柑橘千棵传家致富(柑橘木奴);神医董奉不收酬金只需患者种杏(杏林春暖);王戎为保本家良种在出售李子时核上钻孔;唐时葡萄酒是碾碎葡萄放冰糖再倒入米酒(缺酵母);唐时饮子宋时汤--水果茶汤(送客);唐时进士及第要摆“樱桃宴”(本土樱桃,身份象征);宋仁宗温成皇后爱金橘以绿豆保存;郑和没法带回芒果和山竹是因为皆为“顽拗性种子”离开果皮会失活性;带胡的水果一般来自汉晋、带番的来自宋明(番船)、带洋的来自清代。

还有些有趣的知识:苹果梨就是梨和苹果没关系;梨子有30多种其中中国主要有白梨(砀山、莱阳)、新疆梨(香梨)、秋子梨(褐色外皮,要冰了吃)、砂梨;热带水果易坏因为呼吸强度特别大;柚子是柑橘家族之母(和宽皮橘生出橙子)、橙子和香橼生出柠檬(宋代出现《橘谱》);苹果源于新疆、在本土的为柰(上林赋中有记)、另一支西行用于酿酒后因20世纪30年代禁酒令成为名果(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猕猴桃三色(绿的叶绿素多、黄的类胡萝卜素多、红的花青素多)。

还有一个好奇怪的说,通篇没提草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