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不来、饭后昏昏欲睡、下午犯迷糊、晚上无精打采……这些“没精神”的表现,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20%的人表示自己有不同程度的疲劳倦怠感。现代生活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疲劳程度,除过度忙碌外,还有7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
*
做事过度求精、注重细节本是优点,但过分追求完美会让人在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状态,消耗掉更多精力。完美主义者除了睡觉,其他时间都处于一定的焦虑中,他们会不断思考、反复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工作时也会花更多时间完善自己的任务,直到满意为止。长期如此必然造成劳累。要学会转移目标,从紧张环境中跳出来有助于缓解压力。
* 碳水化合物吃太多
中午时间紧,不少上班族不得不加快吃饭速度;因为担心下午饿,中午又会吃不少。实际上,这反而让人下午打不起精神,甚至昏睡过去。米饭、面条、面包等主食因含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在消化过程中使血液大量汇集胃部,引发大脑供血暂时不足,出现犯困。此外,这些食物还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让人觉得没精神。主食不要吃太多,一顿在二两左右为最佳,且不要吃得太快,以免引起血糖剧烈波动。
* 蛋白质摄入太少
不少人认为减肥就是少吃肉,于是导致了蛋白质摄入偏低。蛋白质消化需要的时间较长,这能阻止血糖快速升高,让人在吃完饭后,不会觉得特别困,建议,每天必须摄入足够的肉类,每日摄入量与自己的手掌一样大小即可。此外、豆腐、酸奶、豆子等食物也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蛋白质。
* 潜在的糖尿病患者
老觉得困,同时伴有经常性口渴、上厕所次数增多、感觉饿,经常患上口腔疾病,这些都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征兆。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并不少,只是释放速度偏慢,导致在餐后3小时左右出现犯困、没精神,甚至低血糖状态。有人会因此觉得饿,然后吃更多东西,进而加重困倦感。建议,控制饮食量,多吃蔬菜,合理膳食,以防止这些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另外,建议平时多运动,这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 激素分泌异常
一些女性在生理期总是萎靡不振,这种困倦主要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经期女性体内的褪黑素分泌减少会使她们夜间难以入睡,出现失眠、多梦等表现,进而在白天变得精神不振。一般情况下,多休息、注意饮食即可缓解,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事实上,男性睾酮素分泌减少也会让人感觉精神不振。男性超过40岁,睾酮素分泌水平平均每年下降1%-2%,这会导致身体肌肉减少,精神不佳。40岁后如果长期精神不佳,建议做一次全面体检,若确认睾酮素水平较低,可采取激素治疗并配合积极运动可缓解。
* 缺铁.缺碘
全球有37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铁,缺铁性贫血则会让人全身乏力、觉得疲惫。建议平时多吃菠菜、猪肝、黑木耳等铁元素含量较高的食物。缺铁有时还伴随着缺碘,儿童缺碘会对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而成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素分泌量减少,进而产生困倦、四肢无力等症状。约有2%的精神问题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