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医生的 潜在风险
(2011-01-24 15:28:45)
标签:
左氟沙星医学伦理知情权支架医疗信息杂谈 |
分类: 杂谈 |
针对我国每年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挂了8个吊瓶,远高于国际上的平均水平。听医生的是很多患者的就医观念——吃什么药,听医生的;是吃药、是打针,还是输液,听医生的;动不动手术,听医生的;用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听医生的……
但是,当我们一次次从媒体上得知某些医疗界的“黑幕”,得知有的医生从病人身上拿回扣而暴富之类的新闻后,当我们一次次捧着一大堆根本吃不完的药、面对动不动几百块钱的药费时,我们对一些医生的信任越来越低。
医患之间,患者的知情权有多重要?患者的知情权,在医患关系中,可谓一枚“试金石”。因为医学知识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如果医生想对患者隐瞒什么,想引导患者做出对医生有利而对患者可能不利的选择,是件很容易的事。
再有,有几个医生会实心实意地提示病人:安装心脏支架是有风险的,后继治疗费用也不少?于是,那些本可以通过服药收到很好疗效的心脏病患者,稀里糊涂地“被安装”了支架。而这种趋势正在愈发严重,甚至有人担心,要不了几年,我国80%的老人心脏都将装上支架。
如何让医生告诉患者实情?如何让我们得到不带任何“杂质”的真实的医疗信息?如何让医生告诉患者,哪个方案的治疗效果是什么、潜在的后果是什么,最后由患者自己来选择?这些应该是医改制度中必须考虑的。
医疗制度的好坏标准之一,即其催生的医学伦理是否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是否一切以缓解病人病痛为中心?是否在缓解病人病痛的同时让病人得到最大的尊严与尊重?是否给病人最充分的选择权?摘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