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百岁的寿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生保持有节制的饮食,膳食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胖人要少吃,因为肥胖的身躯会给健康带来麻烦;老人要少吃,因为老人不需要过分的热量。
我们每个人的胃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肥胖者的胃比较大。控制胃大小的最佳年龄是学龄前,甚至是婴幼儿时期,不要给孩子喂过多的东西,免得早早撑出一个大胃。因为胃就像气球,稍微吹大还可收缩回去,一旦吹得过大便再也无法复原了。这正是减肥者难以逾越的障碍。被掏空难挨的饥饿感的确是常人无法忍受的。
所以,为父母者应该清楚,自己是孩子日后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第一把关人,孩子无论吃什么,都管饱管够,甚至是强迫孩子非吃不可,好像只有这样才是对儿女的最大呵护。日后,孩子成了体重超标的大胃王,却要承受减肥和改变生活习惯的巨大痛苦,而这正是因为家长从小盲目喂养埋下的隐患。
已经长成了大胃的肥胖者,痛下决心控制食欲,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就如同戒烟一样,控制饮食就是改变固有的习惯,关键是把它放在什么高度上认识。吸烟可以戒,吸毒也一样可以戒,少吃些食物又有什么困难的呢?
中国古人是最聪明的,几千年前他们就懂得“要想身体安,三分饥和寒”。现在健康学家公认的延年益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低热量膳食,通俗讲就是每餐七八分饱,切忌过饱。吃饭过饱便意味着营养过剩,它无疑是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富贵病的祸首。
七八分饱的概念不是接近饱胀,而是在停止进食后,稍有饥饿感。即使比较大的胃,因为接收的东西逐渐减少,它的消化力和容积也会自然收缩减小。只是需要较长的时间。
日本人认为,过分贪吃的人,使供应大脑的血液跑到了胃肠帮助消化,时间久了他们的头脑必然迟钝,就会被社会抛弃。所以日本民族对肥胖者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轻蔑。这也是日本少有大胖子的原因。
要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首先要改变一定要吃饱喝足的旧观念。减肥节食应该成为全民族的自觉行动,而不仅仅是肥胖者们的事情。应避免陷入无知的暴饮暴食,但等了解健康道理后又拼命减肥的怪圈。
和节食减肥一样重要的是平和乐观的心态和规律适度的运动。我们要根据自己运动的情况来调整食量和营养。在运动量较大的情况下,就可以稍微多吃一点,而在运动不足时,要管好嘴巴,少吃些。现在很多人没有把饮食与运动联系起来,平时大吃大喝,胖到气喘吁吁时才去运动。

可怕的肥胖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