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 看病贵
(2008-10-31 08:36:34)
标签:
杂谈 |
(一)西医诊疗程序的分工和复杂化客观地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西医所使用的裂变性的还原思维不仅把自己的认识对象分割成若干个微观形态的单元,也把自己的诊疗过程分割成若干个程序,使得多个医学专业人员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个系统的诊疗活动。比如一个病人到医院后,要先经过初检,然后是常规的仪器检验,接着是主治医生的确诊,多数患者最后还需要住院经过多次重复前面两道程序进行长时间的治疗。西医的诊疗不像中医诊疗那样完全是由一个中医师独立完成,它有着复杂的合作过程,是由多个程序来完成的。无论哪一个程序,对患者而言都不是免费的,都需要病人根据相应的检测和治疗项目进行付费。这种医疗程序的复杂化给那些医生肆意增加病人的诊疗项目或者次数以提高自己的诊疗利润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诊疗程序的复杂化就从客观因素和主管因素两个方面抬高了病人的诊疗费用。
(二)西医的仪器检测客观地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由于西医认识人体和疾病采取的是一种还原思维,这导致他们把病因归于某个具体部位的病变或者外在的微生物入侵,为了确定这些部位病变的情况和原因,就需要对病变的部位或者病人的体液、排泄物等做详细的理化检查,而这些理化检查是需要借助精密和先进的仪器设备来进行的。因此,西医面对一个病人来就诊时,一般是先要经过类似于中医的望、问、触摸等手段进行简单的初步诊断,然后就需要病人去做具体的病因检查。西医的仪器设备往往是经过长期的专业技术人员研制而成的,这些仪器的制造和检验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费用。因此,西医的仪器检查不可能是免费的,医院要依据仪器设备的购置成本和检查的复杂程度来向病人收费,往往越是先进和昂贵的诊断仪器设备向病人收取的检查费用就越高,诸如核磁、CT等先进的精密仪器。因此,在现实中,有许多病人还没有确定具体是什么病就已经花去了大量的钱财。
(三)西医的特殊治疗手段客观地增加了病人的诊疗费用:我们知道西医与中医相比较,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在临床中经常大量使用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机械的手术治疗和放化疗法。这种治疗手段与西医的药物治疗相比在费用的增加上具有明显的提高。首先,无论是做手术或者是放化疗,患者都需要对这个医疗服务本身支付费用,而且手术越复杂、放化疗时间越长,患者花费的费用就越多;其次,无论是做手术或者是放化疗,都需要一些药物作为患者的辅助治疗,患者同样需要支付这笔费用;最后,就是患者需要住院,长时间的住院费用也是很高的。手术费、辅助治疗药物费和住院费加在一起成就了很高的西医诊疗费用客观基数,有许多病人就是因为长期住院治疗导致倾家荡产、一无所有的。
(四)西药昂贵的研发费用是导致用药贵的主要客观原因:我们知道西医开具的药物不像中医那样是没有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过的植物、动物或者矿物等天然药物,而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室实验和临床试验研发出来的人工造物,包括工艺、质量、药理、毒理和多期临床研究等过程。西药的研发不仅周期长,而且耗资巨大。一个新的西药品种推向市场往往价格非常昂贵,这是由其研发成本决定的。那些病人要想最先享受到这些具有较好疗效的新药的治疗,一般需要支付很大的治疗费用。一般的病人往往消费不起刚上市的新药,只能使用较廉价的普药。但是西药不同于中药的一个特征就是病人容易对那些经常使用的普药产生耐药性,这些普药多是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因毒性大和疗效降低而被淘汰掉。随着那些普药不断地被淘汰,就需要开发出具有更高疗效的新药来,但西药的开发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且越是往后越难寻找到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来,因此其研发周期变得更长、难度变得更大,费用也就进一步增加。这就导致西药的药价越来越昂贵。
(五)西化后的中医中药丧失了价廉的优势:在中国虽然存在着西方所没有的中医,但是如今的中医已经完全被西化掉了。那些医院里的中医们不仅使用西医所使用的检查仪器和设备,而且习惯于开具中成药。我们知道中成药同西药新药研发一样,也需要一个从工艺到临床的系列研究,这就增加了研发成本,导致中成药的药价被提高,有的中成药的药价与西药几乎相差不大,有的甚至价格超过了西药。西化后的中医完全变成了三流的西医,使得中医的廉价优势丧失殆尽。因此,西医不仅自己导致病人诊疗费用的客观基数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平,而且也导致中医失去了自己的低成本、高疗效的优势。作者:王世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