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2
(2013-09-11 10:50:56)
标签:
教学随笔 |
分类: 教学随笔 |
马上要讲《唐雎不辱使命》了,忽然佩服起安陵君来——他就是一位学习拒绝别人的好老师呀。
他以一个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国君,断然拒绝灭韩亡魏、蛮横霸道的强大秦国的无理要求,除了胆量,更是智慧。为什么以前讲了那么多遍这篇课文,居然没有学会这个最有用的学问呢?看看安陵君的拒绝,是这么理直气壮,甚至这么有水平有艺术性。
秦王灭韩亡魏以后,不知触动了哪根神经,突然对方圆五十里的小国安陵产生了兴趣,能不能和安陵国君开个玩笑不费一兵一卒把这个小国弄到手?招当然好想了,给他来个以大易小,答应了固然好;要是胆敢不答应,正好就找到了军事进攻的借口。随便派个人去说说,就能吓他一个举国不安——看他怎么说吧?
安陵君回答说:“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安陵君一眼就识破了秦王的阴谋,想要不费一兵一卒把安陵国据为己有,但是又不能揭破。还要先违心的肯定秦王的做法,说是大王施加恩惠,拿大的土地换小的土地,对安陵国是好事——不这样说是不行的,秦王要不高兴的:秦王不高兴的后果很严重,我们安陵国是清楚的。可是无论如何还是不能换呀,换就中了秦王的奸计了。只有一个可以摆得上桌面的理由,那就是敝帚自珍,老祖宗传下来的,怎么能贪图眼前的利益而换掉呢,那样做就是不肖子孙了——当然,无论多么合理的理由也挡不住秦王的无理要求,可有理由总比没有理由要好。
尽管安陵君想出了这么好的理由,又派了有胆有识、能言善辩的唐雎出色地完成了拒绝秦王的任务,最终也避免不了被灭国的命运。但我们拿安陵君的方法大材小用,来拒绝喝个酒啥的,应该还是手到擒来,没一点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