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二)
(2011-09-09 14:42:13)
标签:
三国研读 |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
《隆中对》的第二段也很有意思。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第一个地方是“先主器之”。因为“器之”,所以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也因为“器之”,刘备才会相信徐庶的话,随口就说“君与俱来”,才会在徐庶郑重推荐后“三往”。
第二个地方是“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这句话一个作用是照应前文的“谓为信然”,另一个作用是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准确说明诸葛亮的才华,告诉刘备诸葛亮是一块璞玉,是一匹没有被发现的千里马,希望引起刘备的重视,希望能够得到刘备的重用。同时,也在暗示刘备,要想完成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得有诸葛亮这样的人的帮助。
第三点是“君与俱来”。这是刘备随口说出的一句话,他一方面反映了刘备对徐庶的器重,只要是徐庶推荐的人,我都会用;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刘备并没有真正理解徐庶的比喻句,没有真正认识诸葛亮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