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一)
(2011-09-08 08:17:28)
标签:
三国研读 |
分类: 书评《三国演义》 |
《隆中对》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现在正在教授这篇文章,就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写。诸葛亮常常自比于管仲乐毅,当时没有人赞成,只有崔州平和徐元直与诸葛亮的关系比较好,说确实是这样的。一般的学生读这一段,都没有很在意,不过我觉得这里挺有意思。
第一点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也就是常常比,诸葛亮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不是自比一次就算了,而是不断的,反复的,像电视上播广告一样,反复刺激人们的视听感官,说明诸葛亮在推销自我上既很执着,又很讲究策略——不达目的不罢休。
第二是“时人莫之许也”,这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话,说明诸葛亮是一匹未被发现的千里马,也为他自号“卧龙”和徐庶向刘备推荐他埋下伏笔。
三是“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这里的两个地名很有意思。诸葛亮当时是在隆中,大约在湖北;徐庶在颍川,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南;崔州平是博陵的,在现在的河北。我想,如果诸葛亮和崔州平、徐庶如果住邻居,说是“信然”就没有多少说服力;而一个湖北,一个河南,一个河北,相隔这么远的地方的人都认同诸葛亮的这种自比,看来诸葛亮还是确实有些本事的,这些地名既交代了诸葛亮朋友的籍贯,又使他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显得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让人不能不信服。
看来这史家笔法,确实耐人寻味,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