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2013-09-12 15:41:30)
标签:

文成公主

援藏干部

原创

文化

分类: 援藏•采风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画像

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小姑娘,本来还处于无忧远虑,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即便是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十六岁也只是“诵诗书”、十七才“为君妇”。但就是因为她出身于唐朝的宫廷,是皇族的女儿,她就得承担普通民间女子所没有的政治责任。在面对皇帝作出挑选一位公主嫁给强大的邻国吐蕃赞普的重大决策时,年仅十六岁的她勇敢地站了出来,用稚嫩而又坚定的肩膀挑下了这付千钧重担。她就是文成公主。

当时的吐蕃对于中原王朝的子民来说,远不如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对西藏的熟悉。吐蕃王朝地处高原,低压缺氧,内地人到那里连呼吸生存都艰难,从这一点来看,吐蕃面对强大的唐朝,只要不主动进犯,亦足以立于不败之地。但历史就是不按惯例出牌,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吐蕃年轻的赞普松赞干布以武力统一藏区后,目空一切起来,以为天下无敌,他偏要放弃高原优势,跑下高原来撒野,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四川松潘县),没想到此时唐太宗领导下的唐朝正处于强盛时期,派大将侯君集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这才知道自己太不知天高地厚啦,如梦初醒般看到了吐蕃与大唐的差距。松赞干布不愧为能屈能伸、愿打服输的好汉子,反过来十分佩服和倾慕大唐的强盛,他派使臣向唐朝上书承认了错误,并俯首称臣。做到这一步事情本来已经了结,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败军之王居然在派遣使者上书称臣的同时,厚着脸皮提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向唐朝皇室求婚的要求,简直比战胜者的要求还要过分。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

三国时蜀国大将关羽在留守荆州时,东吴孙权为了和关公拉近关系,派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媒,想娶关公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妇。关羽早已忘记了诸葛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嘱咐,竟当着诸葛瑾的面大骂孙权,说:虎女焉能嫁犬子!结果是两家闹翻,关羽最后走了麦城,失去荆州。事实上,孙权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儿子比关羽的女儿身份高贵多了,可关羽竟将孙权比为“犬”,将自己比为“虎”,其盲目骄傲自大为自己失败埋下了祸根,也导致蜀国从此由盛转衰。可见儿女亲事如若处理不当,也会导致严重后果。

唐太宗毕竟一代英主,接到松赞干布这份求婚的“非份”要求后,并没有龙颜大怒。事实上,当时如果拒绝吐蕃求婚,作为战败国的吐蕃也无可奈何,但这样一来,吐蕃就会怀恨在心,你唐朝现在虽然强大,但不可能永远强大,唐太宗再英明,也不可能真正“万岁”的!老虎也会有打瞌睡的时候,到时唐朝的边境将永不安宁。但如果同意吐蕃的求婚,吐蕃不仅会感恩戴德,而且会换来边关的长期安定。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他说:“朕为苍生父母,苟可利之,岂惜一女!北狄风俗,多由内政,亦既生子,则我外孙,不侵中国,断可知矣。”因此他同意了松赞干布的求婚,从这里可能看到唐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深谋远虑。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尼玛泽仁艺术作品《文成公主入藏弘佛图》 

“和亲”政策自古即有。西汉时,刘邦抗击匈奴失败后,感到自己实力不足,乃采用娄敬建议,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朝把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单于为阏氏,以此换取了七十多年的喘息时间,为汉武帝时期全面崛起打败匈奴打下了基础。

还有一个国人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和亲故事,那就是“昭君出塞”。王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中的“落雁”即是她。她原为西汉元帝时宫女,时匈奴单于呼韩邪要求同汉朝和亲,但皇族公主均不愿意嫁到漠北蛮荒之地,元帝便决定挑选一个美貌宫女充当公主嫁给匈奴,王昭君毅然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去匈奴和亲。在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成亲后要返回匈奴向他辞行时,汉元帝才看到王昭君惊为天人的美丽,想将她留下,但已经为期过晚。元帝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经查才知道是画工毛延寿搞的鬼,他给宫女画像,宫女们送给他礼物,他就会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不愿送礼物,所以毛延寿就没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元帝一怒之下杀了毛延寿。但王昭君嫁给匈奴单于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据说汉元帝为此后悔了一生。“昭君出塞”是和亲成功的典型例子,由他国领导人主动请求提出,而且换来了长达60年的汉匈睦邻友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昭君出塞

从皇族公主均不愿意嫁匈奴的残酷现实中,可以看出献身“和亲”工作,把自己的终身幸福寄托于异国,是没有几个真正的“公主”愿意接受的。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是因为她只是宫女,受到了画工毛延寿的欺压,因此感到在宫里怀“貌”不遇、熬不出头,还不如嫁到匈奴做个阏氏(即皇后)。而西汉时宗室的公主和亲,则基本上是屈辱的、被迫的无奈之举,汉公主只是匈奴单于的玩物,毫无地位可言,和亲甚至还助长了异国的骄横。

但文成公主却与众不同,她是真正的皇室女儿,名李雪雁,祖籍山东济宁(任城),其父为唐太宗的堂弟江夏郡王李道宗,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李雪雁就出生在任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从稳定边陲、笼络强邻的战略高度,同意挑选宗室女作为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但吐蕃毕竟是个神秘的雪域高原,吐蕃赞普也就像个“山大王”,身在长安的每位皇室公主听到和亲、人人自危、谈虎色变,无人愿意去吐蕃做“压寨夫人”。在这种情况下,深明大义的李雪雁挺身而出,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毅然应征做和亲公主嫁与异邦。正一筹莫展的唐太宗喜出望外,将她封为文成公主,派遣她远嫁吐蕃,承担起促进唐蕃睦邻友好的政治任务。

http://p10.qhimg.com/t0165559fcb1cd5e9b6.jpg
    

从文成公主“和亲”的整个过程和对吐蕃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来看,文成公主完全称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援藏干部。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为支援吐蕃发展争取到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嫁妆十分丰厚,陪嫁有“十二岁释迦佛等身像;识别善恶的日月宝镜,各类珍宝及金玉饰物;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此外还带去了大量各种农作物的种子。这些资金与物资为促进吐蕃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嫁妆:释迦牟尼12岁等身佛像,现为大昭寺镇寺之宝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推动了吐蕃许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如愿迎娶到文成公主后,松赞干布乐不可支地对部属说:“我族我父,从未有通婚上国的先例,我今天得到了大唐的公主为妻,实为有幸,我要为公主修筑一座华丽的宫殿,以留示后代。”于是,一座震古烁金、美轮美奂、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布达拉宫从此诞生。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携带了佛塔、经书和佛像入蕃,决意建寺弘佛。她让山羊背土填卧塘(即拉萨最早的名字),建成了大昭寺。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庙门外栽插柳树,成为后世著名的唐柳。文成公主考虑到来自尼泊尔的尺尊公主比自己更早嫁入吐蕃,主动提出将尺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供奉其中,而自己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供奉在规模小一点的小昭寺。文成公主的知书达理,赢得了松赞干布的更加敬重。但由于大唐是上国,尼泊尔只是小国,而且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比八岁等身像地位更高,朝野要求将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奉于大昭寺的呼声一直不断,但文成公主始终未允,直到后来金城公主入藏,才顺应民意将两座佛像互换,一直持续至今。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今日大昭寺 

为了供奉自己带来的释迦牟尼佛十二岁等身像,文成公主还主持并带领内地的建筑师修建了小昭寺,与大昭寺同时开工,同时告竣,同时开光;小昭寺大门朝东,以寄托对家乡父母的思念,拉萨当地人管这儿叫做热木齐,意思就是汉人的这些著名建筑都成为今天西藏乃至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小昭寺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给吐蕃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她带来的农技人员把从中原带去的粮食种籽播种在高原的沃土上,然后精心地灌溉、施肥、除草,带来的丰收高产,使吐蕃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而小麦却不断变种,最后长成藏族人喜欢的青稞。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藏民在收割青稞

尤其是把种桑养蚕的技术传给当地藏民后,吐蕃也逐渐有了自制的丝织品,光泽细柔,花色浓艳。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极大地美化了吐蕃人的生活。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给吐蕃带来了大量的人才和先进文化。她带来的文士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教授大臣与贵族子弟汉族先进文化。连松赞干布也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国学读书;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中原与吐蕃之间关系极为友好。

富有史诗传统、能将伟大史诗《格萨尔王传》口口相传到今天的藏族民众,也用优美动人的诗句来赞美文成公主援藏的杰出贡献: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按照我们今天援藏干部的评价标准,文成公主无疑是一位空前绝后、最伟大的援藏干部。

文成公主在西藏生活了整整四十年,自从嫁到吐蕃,她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堪称最早援藏、终身援藏,更是真心援藏的典范!作为古代最早的女援藏干部,她承受了今天人们难以想象的苦难。青藏高原的高海拔造成的强烈高原反应和低压缺氧,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是可想而知的,她只能靠顽强的毅力和生命的意志忍受煎熬来适应高原生活环境。尤其雪上加霜的是,文成公主嫁到吐蕃仅十年(公元650年),年仅三十四岁丈夫松赞干布不幸病逝,她没有生儿育女,松赞干布就是她唯一的亲人,这种痛苦和创伤是永远都无法弥补的。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并没有动摇她“和亲”的信念,而是化悲痛为力量,继续为吐蕃的发展和汉藏和睦作出努力,在这片土地上又整整奉献了三十年。在当时没有任何吸氧装备和抗高原反应药物的条件下,文成公主历尽坎坷,仍能生活四十年,足以证明西藏的高原反应与低压缺氧,并不像今天有些人们的想象中那么可怕。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现在的抗高原反应设备与药品

藏族人民是非常朴实、信仰佛教、崇尚感恩的。对于为本地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独特方式隆重纪念他。在藏传佛教中,有许多为西藏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如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等,被尊崇为神灵或菩萨,并塑成金像供奉在寺庙,受到了后人顶礼膜拜,这是一种极为尊崇的纪念方式。这与内地的神灵大多由神话传说或虚构的人物为主有很大不同。文成公主也享受到了被尊崇为神灵白度母化身这样罕见的待遇。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西藏人民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与松赞干布的塑像一起摆放在大昭寺内,接受藏民的顶礼膜拜。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像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高达8米,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援藏干部文成公主

位于青海省玉树的文成公主庙,在2010年玉树大地震中幸免于难,被称为奇迹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要你真正为西藏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你就能永远活在西藏人民的心里!其实,这何尝不是今天每一位援藏干部的努力方向和最高的人生价值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