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21。北京。多云。北海去过多次,却没进永安寺。今日得闲,特游览之。别的暂却不表,单说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这句老北京谚语,是贬义的,说别人自私自利,自顾自己。其实永安寺门前的狮子是堆云牌坊前守护永安桥的狮子,由于离永安寺的山门很近,所以被误认为是永安寺的狮子了。——石狮子如此,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啊,被人误会是常有的事。关键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像那对石狮子,由别人怎么说,并不理会,依然默默守护在那里,恪尽职守。
进入北海南门,永安桥和白塔就映入眼帘

堆云牌坊。隐约可以看到那对著名的石狮子

在永安寺山门前,咋一看,狮子就是“头朝里”

换个角度再看看

这是山门左侧的狮子

永安寺山门

永安寺山门右侧的狮子
链接:
从北海公园正门进入北海公园的游客,踏上的第一座桥就是堆云积翠桥,因桥头有“堆云”和“积翠”牌坊而得名。
北海里的有个琼华岛,岛上的山因有白塔称白塔山,在白塔山南麓有一座庙,山门前一对狮子头向里,这就是永安寺。该寺初建于清顺治八年,是在明代仁智、介福、延和三大殿的旧址上兴建的一座喇嘛庙,最初叫白塔寺。乾隆七年重修后改名为永安寺,主要殿宇有法轮殿、正觉殿、普安殿,还有配殿、廊殿和钟鼓楼等,所以寺前的桥又称永安桥,桥南北全长82米,东西宽7米,两侧有白玉石栏板和48根望柱,桥下为3孔石券洞,桥面呈曲状。
虽然寺前的桥因寺得名,但桥却比永安寺早300多年,初建于元至顺二年,初建时桥名无从考证,据《燕都游览志》记载,明代时桥曾名太液桥,清初白塔寺建成,乾隆年间时更名永安寺,以后桥也更名为永安桥,桥南接团城,北连琼华岛,南北桥头各立着一座木牌坊,北为“堆云”,南为“积翠”,所以此桥也叫“堆云积翠桥”。牌坊面宽14.1米,4根立柱,3间牌楼,绿琉璃瓦顶,额枋为和玺彩画,牌坊外各有一对石狮面向外蹲坐,游客在永安寺门前见到的石狮头冲大门方向还以为怪,其实石狮并不是为寺配建,而是两个桥头狮,北桥头的狮子当然向北。古北京有句谚语:“永安寺的狮子头朝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