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泸西阿庐古洞,城子古村一日游。

(2012-03-13 14:54:33)
标签:

杂谈

青翠紫丁香

分类: 散文.随笔

     周六,我在群里问雅兰妹子,周天,你确定参加一日游么?得到雅兰妹子肯定的答复,又看见灿烂大哥,青山大哥和令狐大哥都报了名,丁香于是动了心,决定去参加这次集体春游。

     周日,丁香准点起床,准点去接灿烂大哥。一路上,想起小侄女说过的,春游前的那一晚,会激动得无法入睡,不经笑了。是啊,春游,对于孩子们来说,去什么地方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难得一日的真正自由。小孩子都是喜欢热闹的,更喜欢集体活动的气氛的。

     其实,此刻的我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呢。加之,我从未去过这号称“云南第一洞阿庐古洞”,自然想去看看。虽然,之前,丁香也多次去过建水的燕子洞。有时想想,这大自然的溶洞,都该大同小异吧。这样的想法一出,心中的期待值自然少了许多。不过,作为云南人,也该去看看这云南第一洞吧。

    丁香接到灿烂大哥之后,准点到达新闻中心。一到门口就遇见雅兰,心情格外的舒畅。原先,我以为参加活动的都应该是网友吧。赶紧走近一看,两辆大巴上坐着许多熟悉的网友,更有许多陌生的男女老少。此刻才知,此行居然有90人之多呢,这说明大家都喜欢春游嘛。是啊,周末结伴出游,也是一件乐事。

     百度一下:“泸西阿庐古洞被誉为“云南第一洞”,距昆明200公里,位于泸西县叹公里处。又名泸源洞,阿庐古洞是一组奇特壮观的地下溶洞群,即地下喀斯特地貌,与石林景观相似,石林在地上,阿庐古洞则在地下,它是亚洲最壮观的天然溶洞穴之一。“阿庐古洞”为彝语,意即“前面有平坦草地的虎洞”,系宋元时云南“三十七蛮部”之一“阿庐部”所在。”头天就看完这些介绍,之后,更觉,这云南第一洞确实值得一去了。

    三年来,云南总是干旱少雨。可接近美丽的泸西境内,雪白的梨花林,粉色的桃林和那即将成熟的麦子从眼前飞过,不禁心生感动,这花,这麦子生命力极强,靠着土壤里的那点水分和营养竟长成春日里最美的风景。

    走进阿庐古洞,云南第一洞的字样仿佛嵌在山巅。飞瀑也仿佛从天而降,让人心情愉悦。

    http://s4/middle/4cb17d59x791a86c56033&690

    这一日,正逢农历二月十九,据说,这一日是观音出生日,每逢此日,善男信女们,总会虔诚敬拜。这一日,也是阿庐古洞的观音洞会。能歌善舞的人们各展所能,对调子的唱歌的,好生热闹。

http://s12/middle/4cb17d59xbb094216236b&690

   洞内全长3000余米。“洞景古、奇、险、绝,洞内的石笋、石钟乳、石柱、石幔、石帘、石瀑、石花千姿百态,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且各具形象,诸如彩霞迎宾、古莲倒悬、幽谷神钟、古龟望月、魏王点兵、天造神物等等,维妙维肖,非造化之功不可为。”洞内最诱人的地方莫过于桃花岛了,都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我和雅兰妹子,阿莲妹妹,游天妹子以及另外三个帅哥同乘一舟,洞内荧光闪烁,像无数的萤火虫在夜空中飞行,浪漫而温馨。妹妹阿莲调皮的抄起一些水珠让我和雅兰妹子与洞内的碧水亲密接触了一下。洞内舟来舟往欢声笑语,熟悉的人们互相招呼着。奇石异状让人联想颇多,其实,这石状从来都是用作联想,才有意义的。

 

http://s15/middle/4cb17d59xbb09465b814e&690

   洞内,那颗金光闪烁的小树也是洞内一奇,引得无数游人驻足拍照。

偏偏家的小帅哥也忙这拍照,照完之后,拿给丁香瞧瞧,拍得还可以呢。走着走着就累了,说明咱们平常体力锻炼还不够,这样的观光有益于身心健康。
     走到尽头,排队坐上缆车,之后,再坐上电瓶车去停车场,这阿庐古洞之行就告一段落了。这一日,正逢赶集,好吃的东西也蛮多的,丁香买了几个香甜的荞粑粑,那凉米线,看着也蛮可口的。

     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我们到达城子古村。一下车,那大片的油菜花引得大家争相拍照。即将成熟的麦子唤起我们儿时的欢乐,这个季节,在田埂上疯跑,在竹筛筛上栓上一根绳子,再用一根小木棍撑着,然后,悄悄看着麻雀自投罗网,再果断的拉下绳子。抓到麻雀之后,用油炸或是烧烤,味道香脆。

     城子古村是彝汉建筑的缩影,网友们忙着拍照,丁香也拍了几张。这传说中的姐妹墙,历经百年,依然坚固耐用。http://s3/middle/4cb17d59xbb0956088652&690
   将军府历经百年,依然可以住人,我看见一位老者,一位年轻人在火塘烤火,场面温暖。


http://s3/middle/4cb17d59xbb09560fbaf2&690
http://s14/middle/4cb17d59x791a889ac88d&690

     这层次分明的房子,是泥巴墙,是用两块木板夹住混合好的泥土和几人之力,填充而成的,丁香的外婆家也是彝族村。儿时的丁香,亲眼看过这种建筑过程。不过,这样的房子可以从这家的屋顶直接顺着走,就可以到另一家楼顶的房子,丁香也是第一次见过,彝人用木笼子盖上瓦之后,便把玉米装在其中,自然风干,也蛮科学的。

    天气忽然变冷,风吹得人无法呼吸,丁香匆匆看完之后,赶紧和几个朋友朝旅游车走去。走到旅游大巴,司机还未开车门,大家冷得直哆嗦。这时,一个农家妇女邀请我们到她家里小坐,让我们心生感动。这农家小楼是砖混结构的,干净整洁,坐在屋里,身暖心暖。

    行程结束,天色暗然,一小时之后,我们回到昆明。一看时间,都十点了,丁香又遭遇堵车,到家都十一点了。

    丁香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人数众多的一日游,这一天,累并开心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