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昆明西山观楹联 

(2010-07-16 19:36:39)
标签:

散文/原创

游记

云南

昆明

西山

分类: 彩云之南

            昆明西山观楹联
                  ——《走云南》之三

/赵志宏

       http://s14/middle/4cb0b1c8g8b7fb9407ebd&690

    如果说滇池是昆明的一颗明珠,西山就是昆明的一块宝玉。它坐落在滇池边上,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连绵40多公里,海拨2350米,自古被誉为“滇中第一佳景”。相传古时有凤凰停歇,见者不识,呼为碧鸡,故也称碧鸡山。远眺西山群峰,既像一尊庞大睡佛,又似一个仰卧滇池畔的妙龄少女。所以西山又被称为“卧佛山”、“睡美人”。西山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而且寺庙、古迹上都刻有楹联、诗词等碑文,道教文化和人文景观十分浓郁。

       http://s4/middle/4cb0b1c8g8b7fbc9171c3&690

                      初登西山
 
     6月16日早晨,天色灰蒙蒙的, 滇池被雾笼罩,湖上凉风吹来,身上似初春般寒凉。初登西山,一片碧绿的滇池就呈现在眼底下。左边是昆明城,许多彩色建筑在晨曦下十分明丽;右边郁郁苍苍的高崖峭壁,那就是西山。

       http://s12/middle/4cb0b1c8g8b7fc0fe7e3b&690

    西山峰峦起伏,林木苍翠,涧壑流泉,云蒸霞蔚,百鸟争鸣,清幽秀美。山上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茂密,著名的观赏植物有银杏、玉兰等,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森林公园,被誉为滇中高原的“绿翡翠”。

    http://s10/middle/4cb0b1c8g8b7fc48b9a59&690

    每年阳春三月,昆明有“三月三,耍西山”的习俗,届时四方士民云集西山聚会,对唱山歌,耍龙舞狮,野餐赏景,漫山遍野热闹非凡。华亭寺是游览西山的第一站,坐落在西山之腹,殿宇宏壮,庭院宽敞,布局严谨,是昆明最大的寺院。这里有两项特色,一是庭院种植了四季花木,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楼、撞钟楼、雨花台、放生池等古建筑,二是大雄宝殿两侧有五百罗汉塑像。

      

         http://s7/middle/4cb0b1c8g8b7fca158b96&690

   青松翠竹掩映,拾级而上,在游览西山几处寺庙时,举目可见楹联,随手抄录了几副:
     洞外云舒霞卷;海中日留月来。
     龙门一啸惊沧海;竹阁三呼应碧天。
     置身须向极高处;举首迈步在上人。
     慈悲中降一点甘露结成聪明雨;感应处历三千净水生就智慧花。
     鉴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双圣手尽化慈航。

      

        http://s8/middle/4cb0b1c8g8b7fd271aee7&690

    龙门是西山胜境的精华所在,位于罗汉峰上,北侧紧连三清阁,海拔2414米。沿途悬崖绝壁立于滇池边上,欲登高览胜,须匍匍攀援,几处岩壁上刻有“不肯低头,却得低头!”之类的禅语,既是对登山者人身安全的警示语,又蕴含了深刻的禅意和人生哲理。

      

         http://s12/middle/4cb0b1c8g8b7fd611b6cb&690

    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选择坐索道上山,步行下山。在索道到龙门入口的那段路边,摆满了卖小工艺品的摊子,经营品种很有民族特色,而且便宜。

         

         http://s10/middle/4cb0b1c8g8b7fd85cfaf9&690

                  聂耳墓
 
     在登龙门前,我们先去拜谒聂耳墓。“人民音乐家聂耳之墓”9个金光灿灿的大字,是郭沫若的亲笔手书。

      

          http://s9/middle/4cb0b1c8g8b7fdbeaa918&690

    聂耳墓呈钢琴形,庄严大方,7个花台表示7声音阶,圆形的墓地正中有24块黑色大理石,它代表了音乐家24岁的风雨生涯。构思奇巧,寓意深刻。墓前有用汉白玉雕成的聂耳像一尊,背后护墙上的浮雕表现了当年中国人民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鼓舞下团结抗战、前赴后继的光辉岁月。纪念馆内陈列了聂耳的生平文物、照片等许多实物资料。西山是聂耳生前最喜爱的风景区,这位一生为中国解放事业奋斗的音乐家和西山的青松一样万古长青。

       http://s14/middle/4cb0b1c8g74599659a86d&690

                          三清阁

 

    西山龙门胜境是“三清阁”和“龙门石窟”的总称,被称为诸胜之冠。绕过一个小山嘴便是罗汉崖,龙门风景区就建于其上。迎面见到山崖陡峻,峭壁千仞,掩映在古树丛荫中的金色屋顶是三清阁建筑群。

       http://s1/middle/4cb0b1c8g8b7fed9ae770&690

    去龙门先要经过三清阁,其建筑都在悬崖峭壁间,俨然是空中楼阁。在这里俯览滇池及市区,气象万千。有一对联描述了这里精彩景色:
    半壁起危楼,岭如屏,海如境,舟如叶,城廓村落如画,况四时风月,朝暮晴阴,试问古今游人,谁领略万千气象;
    九秋临绝顶,洞有云,崖有泉,松有涛,花鸟林壑有情,忆八载星霜,关河奔走,难得栖迟故里,来啸傲金碧湖山。

       http://s12/middle/4cb0b1c8g8b7ff417a32b&690

    三清阁为9层12阁的古建筑群,坐落在罗汉山岩壁的树丛间,依山凿石,悬空而建,神奇险峻,异常壮观。此阁原是元代梁王修筑的一座避暑行宫,明代扩建为海涯寺,后为道观。其建筑群表现出典型的道观建筑风格,以三清阁为中心,辅之以灵宫殿、纯阳楼、玄帝殿、玉皇阁、抱一宫、雷神殿、三佛殿、寿福殿、关帝殿、张仙祠、真武宫等宫楼殿宇,供奉的都是道教诸神像。此外还有“三清胜境”、“苍涯万丈”等石坊。“三清胜境”门前有72级台阶,据说象征着72地煞星。

      

         http://s10/middle/4cb0b1c8g8b7ff73416a9&690

     山门正面有副对联:
     时出云烟铺下界;夜来钟磬彻诸天。
     此联是三清阁风景的绝妙描述。瞧,云雾飘逸,铺至下界,大地时隐时现,碧波万顷的滇池和广阔的昆明坝子就在脚下;夜幕降临后,万籁俱寂,这三清阁钟磬之声,清越悠长,响彻天际,人们仿佛置身仙界。

       http://s11/middle/4cb0b1c8g8b7ffd67495a&690

    山门所对是灵宫殿。殿内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他姓王名善,宋朝人,因办事公道,惩恶扬善,死后被玉皇大帝封其专司天上和人间的纠察。左右有灵童捧卷执印,形象勇猛威武。
     殿前有副对联: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层峦耸翠,飞阁流丹。
     上联出自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下联出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借古人的名句,来写三清阁的湖光山色,说明滇池是汇聚了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风景之美。殿前横匾是将下联的后四字“飞阁流丹”进一步突出。“飞阁”指灵宫殿及三清阁等凌空构建的殿宇;“流丹”则形容这些楼阁殿宇的红柱在阳光照映下流光溢彩,灿若红霞.

       http://s9/middle/4cb0b1c8g745999b5c548&690

    “揽海处”的石屋是明代嘉靖年间道士赵练主持开凿的。当时从三清阁至此的通道是在石崖上铺架的木栈道。人们登临过往,木栈道闪动,令人心惊胆颤。十八世纪道人吴来清、十九世纪云南名士杨汝兰父子等人千锤万凿,历时75年开掘出来的。慈云洞以下则是吴来清一人经过15年的艰辛劳动挖掘而成。清朝彝族诗人那文风有题壁诗记述:
    万钻千椎显距才,
    悬崖陡处劈仙台。
    何须佛洞天生就,
    直赛龙门禹凿开。
    紫竹荫书心里出,
    慈云霭露掌中来。
    昆池恰似观南海,
    不负当年梦几回。
    明代学者杨升庵赞曰:“苍岩万丈,绿水千寻,月印澄波,云横绝顶”,十分精当。

       http://s9/middle/4cb0b1c8g8b80057a0b18&690


                     龙门石窟

 

    过了三清阁,我们就开始攀登龙门。龙门石窟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背景部分是栩栩如生的雕刻。据说,石窟内的所有雕刻都是整石,没有修补增添的部分。

  

         http://s2/middle/4cb0b1c8g8b80211e9f51&690

    龙门之龙是指西山山脉之龙气,观西山悬壁下的滇池之水和西山南北之向,实为潜龙在水。门者,穴也,指昆明的风水宝地。

       http://s15/middle/4cb0b1c8g8b92d88584de&690

    龙门有个小月台,站在这儿眺望,真是上迎天风,下临绝壁,眼前滇池烟波浩渺,远处青山如黛,白云悠悠。
    身后是石室,雕有香炉、魁星、文昌、关圣、祥云、仙鹤,一块天然岩石上精雕细刻而成的。

       http://s12/middle/4cb0b1c8g8b8029a9241b&690

    从这里开始到达天阁的隧道被称为“云华洞”,是杨氏父子所修。顺云华洞往前走40多米,就登上了此行的顶点——达天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龙门。“达天阁”也是在原生的岩石上雕凿而成的,包括有:龙门石坊、平台、石室、楹联、神像、香炉等。

       

        http://s11/middle/4cb0b1c8g8b802d98eaaa&690

    石室中间的魁星点斗的雕像最为传神。魁星也称文曲星,是主宰文运的神,这个雕像形如魁字,高有一米多,看那鬼头就是魁字的偏旁,后踢的左腿就是长长的一勾,脚平抬的金色墨斗就是右边的“斗”字,体现了中国象形文字造字的传神。魁星右手高悬神笔,左手执元宝,是神笔的墨斗,右足踏鳖头,左足后晓,脚掌抬斗,扭其身躯而点斗。传说古代就是由魁星来点状元,考生中文运好的被点中便可登科中举,而中状元的则被称作“独占鳌头”,这便是“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的说法。再看魁星的形象:英姿勃发,彩带翻飞,活动跳脱,与两旁座像的关圣、文昌相应,一静一动,相得益彰,更显得魁星生动活泼,神采飞场。

       http://s8/middle/4cb0b1c8g74599ebd5f67&690

    登临高山之巅,顿时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远眺滇池风光之后,我们又欣赏了室柱上的一副对联:
    举步艰危,要把脚跟立稳;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联面讲的是攀高登顶应注意的劝诫,其中包含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值得仔细品味。

      http://s9/middle/4cb0b1c8g8b8039c23128&690

    站在西山龙门,我们既惊叹于大自然造物的奇妙,有这如刀削斧砍、危崖耸立的罗汉崖;同时也感叹于人类巧夺天工的创造力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http://s15/middle/4cb0b1c8g8b801982e3ae&690

    登西山龙门有感赋词一首《一剪梅.步李清照“月满西楼”词韵》: 
     昆明秀美西山秋。
     美人独睡,
     一叶扁舟。
     龙门一览众山小,
     层峦叠翠,
     飞阁观楼。
 
     金碧滇池水自流。
     苍岩万丈,
     白云悠悠。
     笑看古今登高士,
     不肯低头,
     却得低头。

       http://s8/middle/4cb0b1c8g8b800c157277&690

    预告:下期推出“走云南”之四《大观楼前赏长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