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庶民的胜利?!

(2011-11-09 07:22:28)
标签:

股票

    看了央视一则新闻,一华裔老板搞了个“舍粥棚”,每天免费为过往的市民提供食品,他被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美国有六分一的家庭存在温饱问题。一直不相信中国官方媒体的直接报道,但从这个报道里间接感觉到欧美发达国家国民普遍的生活品质。目前发达国家出现了问题,根源在于两方面:

    一方面,高福利下,国民失去了创造财富的动力。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是我们一直羡慕的,特别是经过原始积累及先发优势的欧美国家,既有能力也有可能实施这种高福利,但随着新兴国家的兴起,随着多元竞争的加剧,随着原始积累的消耗,高福利政策只会让国家的赤字越来越严重,但国民多年由此养成的惰性,不可能立刻勒紧腰带过苦日子,又要好待遇又要轻松的工作又要多休假,但实性已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存在,发达国家的国民必须要经过一场大的阵痛。

    另一方面,规模发展下,财富越来越积累到精英阶层手中。以美国为例,各行业各产业都有世界性的龙头顶尖企业,攫取全世界最肥美的利润,但这些巨型企业分布于世界各地,利润大量分流,为本国提供的就业机会极少,惠及于本国国民极少(只惠于高级管理技术人员),同时也造就了比例极小的超级富翁,既不利于带动国民就业,也不利于国家税收,更造就了财富权利精英阶层,成为主导国家政策导向的唯一重要力量。

    两方面相互作用,恶性发展。一方面,国民不愿放弃高福利而又不愿放下身段多付出,导致国家负债经营,赤字高企;另一方面,精英阶层不断加强,主导政治,不可能分富于于还政于民,导致普通百姓越来越穷、就业机会越来越少、国家债务不可能根本解决。解决的根本途径可能只有一个:国民少享受点,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财政支出减少点;精人阶层税多交点,分富于国,财政收入增加点,从而消灭赤字。但由于精英阶层把持权力,政策的制定者不可能制定不利于自己的政策,因此,目前债务等危机不可能有解决之时,所有解决政策不过是权宜之计。

    其实经济学说来很简单(只是被一些经济学家整复杂弄神秘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永远是以民本促进为动力,任何国家都逃不脱这个规律。国家始终要做的,就是如何形成普通国民努力工作、耽于创造、适可享受的环境和条件,否则国之将衰、民之将贫、内之将乱是早晚的事儿。反观一下目前的中国,虽然百姓依然勤勉,然精英阶层是否是迅速扩大和增强呢?民本促进论,是庶民的胜利还是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