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手的封单,再加上其他价位的挂单,今日的三联卖单达1300多万。难道三联真的就这样不被待见,复牌前重组预期、小盘连锁、业绩向好、成长扩张等等利好,一夜间化为乌有?小苏宁怎么了?且让我们深入剖析。
1、生不逢时。复牌当日,大盘狂跌80多点,对于未重组仅靠主营盈利的三联,当然抵挡不住。
2、散兵游勇。看持股情况,停牌前后,三联有6个大户或机构退出,合计近千万股。而未有新股东进来。三联吧复牌时的热闹场面大家都看到了,可见散户介入得非常多。没有机构的力挺和炒作,股价自然容易雪崩。

3、别有用心。三联吧复牌前一直在唱多,认为20元的有之,30甚至50元有之,甚至说可以涨到百元,其主要目的就是掩护部分大户出货。
4、人面依旧。复牌的三联,和当年停牌时基本面没有多大的质的改变,仅是多开了二三个店,发了个长期的承诺,虽然有扩张的意愿,但后继的官司仍有,想在短期内取得爆发式增长,不太容易。暂停期间重组很重要,无论资产质量如何,都能有不错的涨幅,春兰就是个例子,而三联仍是面目如昨。
5、意在沛公。三联的重组虽然承诺是五年内,但期间随时有可能启动,高高在上的股价,极不利于未来的增发,精于打算的黄家,是不会将股价炒高的。
但目前的三联概括起来:仍不失为一支小盘有扩张力的商业连锁股,仍不失为一支有强烈预期和想像空间的ST股。横向与ST群体、与苏宁与历史比较,股价是低估了。
1、大股东成本高。2008年2月12日,时任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黄光裕通过间接控制的龙脊岛建设公司,以每股19.9元的价格,竞拍得三联商社2700万股限售流通股。随后在7月29日,黄光裕再次出手,以每股5.94元的价格竞拍2270万股股权。黄光裕由此控制三联商社19.7%的股权比例,以第一股东身份成功入主三联商社。每股合计13.5元。
2、行业中的成长企业。去年三联每股收益近1毛,今年半年报虽仅5分,但业绩增长了一倍多,因此今年的业绩极有可能是2毛多。在电子产品零售行业,苏宁去年是5毛7,市盈率为23(其去年年末的点位也和目前相当)。作为小盘股,应该有一倍的溢价,50倍市盈,三联也应该有10元。
3、ST群体里的佼佼者。
2.5亿股本左右的ST股共10支(除三联),十元多的有6支,八元的2支,其余2支为6元,6元的精伦业绩短期内很难改善,迈亚是地产借壳股重组预期很遥远,基本面真正改善的是东源已达到13元多但重组预期没有了且是地产行业,有业绩有重组预期有扩张力且享受通胀之惠的只有三联,它理应享受10元多甚至更高的价格。
猜测终是浮云,预测多为娱乐,但起码对三联有了大体的认识。进入九元的三联,已有了投资的价值,再低只有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