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技术馆
——2010年春节北京游(8)




2月17日,正月初四。我们这天的行程安排是游览长城、巧克力梦公园、中国科技馆,然后欣赏鸟巢和水立方的夜景。这几个景点都在同一个方向,而且除长城外,其它景点几乎是挨着的,所以,同一天游览参观非常合适。不过,时间还是紧张了些,我们到科技馆的时候,已经快下午四点钟了,走马观花地玩到人家关门也没能看完所有的展馆。据说,科技馆一天都不够,如果住在这附近的酒店,至少有两三天来玩这几个景点那就更好了!

一走进科技馆的大厅,就看见一面墙上的联动齿轮装置,约有四米多长、一米多高(片片拍到的是约占三分之一的局部),颇有气势,大家都惊叹不已,立足观看。

琅宝贝简直要看呆了!

呵呵,好吃的琳乖乖边吃边看,很是悠闲呢!
一、第一展厅
我们首先参观第一展厅“华夏之光”,这里展示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发明,天文、地理、航海、农业、水利、文字等等等等,绽放出华夏民族的伟大智慧之光,身为中国人,真是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
“活字印刷”。轻轻触摸,感受一下咱老祖先的发明!


用力推拉,这风箱蛮好玩呢!

琅宝贝见啥都当大玩具,玩得欢哟!

两脚可以交替踩动脚下的那块“板”使其旋转,然后观看水的流动。


“郑和下西洋”。小朋友可以操作绳索,使船上的帆自由升降哦!

这是“简仪”。在触摸屏上按键选择,仰望星空,可以看到对应的星星闪烁。姐弟俩对这个特别感兴趣,尤其是琅宝贝,一直在这玩了很久,北斗星、北极星、天王星、织女星、牛郎星、狮子座、射手座、天蝎座、天秤座等等,反复按键、反复观看,真是“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地上的娃娃看不够”呀!
琅宝贝的帽子啥时候掉了也没注意到,等离开简仪发现时,回头寻找已没了踪影,不知何人捡去留作纪念了?嘿嘿,琅宝贝要成了大名人,这帽子可就值价咯!
毛毛哥哥在下围棋闯关,姐弟俩在一旁观看助阵。
展馆内设置了闯关游戏,根据闯过的关数,可以领取不同的奖品。9岁的琳儿闯过了两关,11岁的毛毛哥哥闯过了三关,3岁半的琅宝贝太小,不具闯关的能力,没有参与,但是,最后得大奖的却是最小的琅宝贝!
呵呵,一位在展馆里工作的叔叔,主动给了琅宝贝一张过了四关的兑奖券,小家伙谢过叔叔便兴奋地跟着哥哥姐姐跑去兑奖了,喜滋滋地领了一个红红的喜庆“福鱼”挂饰,哈哈,魅力宝贝,年年有“鱼”啊!
二、第二展厅
科技馆有四个主展厅,我们在第一展厅里就呆了很久,孩子们玩起来便没有了时间概念,幸好做旅游的李阿姨很有经验,提醒我们赶紧再去别的展厅看看。于是,我们又来到了第二展厅“探索与发现”。这里展示着宇宙、光影、物质、电磁、声音、生命等方面的展品,充满了奥秘,渗透着数学、物理、科普等方面的知识,孩子们这摸摸,那看看,玩得非常开心。

这个“地球磁场”真是很有磁力哦,吸引了3岁半的琅宝贝呢!
孩子们很想体验一下“高空骑车”,但是,排队的人太多了,于是,姐弟俩便坐在下面的当“秤砣”,哈哈,就像坐缆车一样,享受了滑行的乐趣。我们到这的时候,下面没有人排队,所以,姐弟俩得以反复体验了多次。
后来,在下面排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姐弟俩便坐上了旁边的大秋千(右图),爸爸负责出力使秋千动起来,嘿嘿,不用自己荡,真是好轻松、好悠闲、好享受哦!瞧,姐弟俩乐得小嘴都合不拢啦!

在“探索与发现”展厅里,最让姐弟俩痴迷的就是这个“小球旅行记”的大型展品。几只小球在这个复杂有趣的装置中不停地循环移动,它们在“旅途”中要爬上近两米高的柱子,跨过如峡谷般的断裂带,勇敢地在旋转列车般的装置中快速翻滚,还要像投篮一样飞进高高的篮网,像火车穿越平原一样在与地面平行的轨道上漫步。
小球时而如离弦之箭飞速而过,充满惊险,时而像年迈的老人缓缓前行,透着恬静。在整个循环旅行中,除了最初的启动外,中间没有任何人为的动力源,依靠着惯性、磁力等,结合精准的计算,精巧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小球丰富有趣、充满魅力的环游之旅。
观看小球的旅行就像欣赏精彩的杂技表演,引人入胜,令人痴迷。琅宝贝在窄窄的台面上跪了很久,全然不觉膝盖疼痛了!
最后观看的关于生命成长的展品,透过图片和立体展品,孩子们看到了成长的因子及生命成长的过程。当妈妈告诉宝贝们,这个“怀孕母亲”展品中,母亲腹部的红色胎儿就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小模样时,姐弟俩都惊呼起来,呵呵,这是在感叹生命的神奇呢!
后来看到资料和博友琪琪妈妈的文章,才知道还有个适合3—7岁小朋友参观游玩的“科学乐园”,没能带3岁半的琅宝贝去玩真是太遗憾了,只有等下次去北京,再带宝贝体验啦!琪琪妈妈的博文《科技馆半日游》中有很多“科学乐园”里的美图和介绍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链接一饱眼福哦!非常感谢琪妈的分享!

相关资料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中国国家综合性科技博物馆,全馆占地面积5.8公顷,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1988年,2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建成向社会开放;2000年,2.2万平方米的新展厅在迎接新世纪来临之际向社会开放。
中国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是:展览教育、培训教育、实验教育。其教育特点是:反映科学原理和应用,以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设计思想进行新型社会教育,鼓励公众亲自动手进行探索与实施。
主要设施有:展厅、穹幕影厅、培训教室、图书馆、声像室。展厅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航空与航天、能源与交通、材料与机械、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声光与信息技术以及基础科学等各学科不同领域展品500余项,还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400余项。
中国科学技术馆有四个主展厅:
一层:华夏之光。主要是中国古代的科技,看完惊叹中华民族的智慧太伟大了
二层:探索与发现。分为宇宙、光影、物质、电磁、数字、声音、生命等部分
三层:科技与生活。展示交通、机械、衣食、健康、家居、信息,感受科技为人们
带来的福祉和恩惠。
四层:挑战与未来。引导人们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新展厅的展示内容着重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领域,反映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更加重视展示世界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新内容,以及高新技术,前沿科学的普及。创新是新展厅展品设计的思想与灵魂,大量采用影视技术、光电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更使人耳目一新,从而在展示内容和形式上更加具有高起点,富有时代特色和丰富的科技内涵,使科技馆教育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我国科普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馆穹幕厅是当代电影技术的奇葩,置观众于电影景观之中,使人们享受高科技赐予人类的恩惠。特效影视则包括:动感影院、4D影院、环幕影院。另外还有专为3—10岁儿童设计的科学乐园。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形象的体现和重要窗口,是首都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构架之一。新展厅的开馆是依靠科技界智慧的结晶与创造,她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科技馆建设在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已步入世界科技馆教育的先进行列。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