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坛、颐和园、圆明园
——2010年春节北京之行(5)

2月16日,正月初三。我们首先参观了非常现代、时尚的“798艺术村”,接下来的目的地就是古老的“天坛”、“颐和园”和“圆明园”。呵呵,一日之内,我们既领略了现代艺术的风采,又感受到了古老艺术的魅力,仿佛都成了时空穿越者。
一、天坛
我们早晨很早就起床了,只吃了些点心凑合填了肚子,就去逛798艺术村,到天坛公园的时候,已经快中午12点了。琅宝贝突然说想吃烤红薯,妈妈没看见有卖的,宝宝却说已经闻到烤红薯的香味了,我们回头走了几步,果然看见有买烤红薯的。呵呵,大概也是肚子饿了这鼻子就更灵了吧!
宝宝这红薯一买,大家伙看见了也顿觉饥肠辘辘了,于是,全体人民开始吃上了烤红薯,还大赞北京的烤红薯味道就是甜,比咱四川的红薯好吃呢,可能是阳光充足的缘故吧!

天坛是古代皇帝们祭天,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我们一边走一边听王叔叔讲解,当得知大路中间这条特别的小道就是古时候皇帝才能走的“皇道”时,孩子们便兴奋地跳了上去,就连3岁半的琅宝贝也不要妈妈抱了,甩开大步跟着哥哥姐姐向前冲去。

这是“圆丘坛”的顶部,姐弟俩脚下的圆形大理石就是“天心石”,也称“太极石”,位于坛顶中心部位,据说,站在上面大声喊,会感觉到很强的共鸣。

我们登上圆丘坛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排队等着站到圆石上拍照,前面的人还没拍好,后面的人就已经等不及冲上来了,大家都是争分夺秒,所以,轮到我们的时候,也只顾得上赶紧拍了走人,都不好意思老站在那喊话体会共鸣了!
后来又想去体验的时候,见排队的人更多了,只好遗憾地放弃。一位大叔乘别人拍照的间隙,快速跳上圆石高喊了几声,不过,据他说,也没听到啥共鸣,想来是游人太多,杂音太大的缘故吧。
我们背后的建筑就是“皇穹宇”,是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据说,殿内的彩画非常漂亮,可惜现在殿外加了围栏,游客不能进殿参观,我们没能一饱眼福。
皇穹宇的外面就是著名的“回音壁”,其实就是圆形的围墙。据李阿姨讲,早些年,她们带旅游团来天坛时,游人可以贴着回音壁说话,真的能听到回音。但是,现在整个围墙内都加了约1米高的栏杆,距离墙面足有七八十公分远,游人紧靠栏杆,上身前倾,伸长了脖子也无法靠近回音壁,因而喊破了嗓子也感受不到回音。没能真正体会到“回音壁”的趣味,甚是遗憾!


回音壁古老的大门和门上的辅首都很有特色,在摄影师的眼中也是颇有艺术韵味的,所以,姐弟俩就成了王叔叔的专职小模特。瞧,这Pose、这表情都还不错吧?
嘿嘿,其实说王叔叔成了姐弟俩的专职摄影师才更确切,因为,从头一天游故宫开始,图省事的爸爸,就把拍照的重任交给了王叔叔,自个则当起了甩手掌柜,乐得清闲呢!

看看这张张笑脸就知道,孩子们在天坛度过了一段开心快乐的时光!
二、颐和园:
我们的大巴快到颐和园时,琅宝贝支撑不住,倒在座椅上呼呼大睡了。爸爸主动提出他在车上陪琅宝贝,让妈妈带姐姐去颐和园玩。
对妈妈来说,能去看看颐和园当然是求之不得了,可是,爸爸平时就没怎么带过孩子,这次出门,琅宝贝连抱都不要爸爸抱呢,更别说这么长的时间让爸爸独自一人照顾宝宝!妈妈担心到时候爸爸会抓狂,所以,还是坚持让爸爸带琳儿去颐和园玩,自己则留在车上陪宝宝了。

琳儿脚下的冰面是颐和园内占了全园面积四分之三的“昆明湖”,背后则是颐和园的标志建筑“佛香阁”。
从颐和园出来,琳儿就兴奋地告诉妈妈说好玩极了,还滑了冰。呵呵,这两天北京似乎挺暖和,真没想到,昆明湖居然全部结上了厚厚的冰,早知如此,真该把琅宝贝叫醒一起进园玩!
这两天,在故宫、798艺术村,看到树旁路边残留的像煤炭一样的“垃圾雪”,琅宝贝都喜欢的不得了,要是看到颐和园内大片的冰面,还能到上面去滑冰,那一定会高兴疯哦!

在昆明湖中有一座南湖岛,由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琳儿身后便是美丽的十七孔桥。

古时候修建颐和园,目的就是专供皇帝休闲娱乐的,想来这里也很适合现在的孩子们玩耍。瞧,琳儿玩得多开心呀!
三、圆明园:
到圆明园的时候已经快下午5点钟了,一部分人放弃了圆明园而选择了参观清华大学。我们和毛毛哥哥一家则决定先去圆明园,再去清华大学。
圆明园里正在举办大庙会,人多,也很热闹,不过,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匆匆挤过人群,直奔圆明园遗址而去。看见道路两边的湖面上结了冰,妈妈就兴奋地叫琅宝贝赶快看,呵呵,不能踩,咱爽爽眼也行啊!

淘气的琅宝贝拍照总是不好好配合,故意做出搞怪的表情,“睁只眼闭只眼、歪嘴巴”几乎成了北京之行琅宝贝拍照时的标志性动作。



可恶又可恨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把圆明园毁成了这样!



这就是十二生肖喷水池,十二个生肖对应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内只有一种动物喷水,皇帝走到这,看见哪个动物喷水,就知道是什么时辰了。可惜,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烧了圆明园,并将这里的兽首盗走,据说,目前我国仅收回了五个兽首,其余的则下落不明。

时间有限,圆明园只能走马观花地看看,爸爸和李阿姨已经在遗址门外催我们了。妈妈突然发现了一处不大的冰面,想到琳儿已经在颐和园体验了滑冰,而琅宝贝没有去成,还是很想让他感受一下滑冰的乐趣。于是,妈妈提议,带宝贝们到冰面上玩一会,姐弟俩立刻欢呼雀跃。

琅宝贝是第一次在真正的冰面上玩,刚开始还有些害怕,小脚每迈出一步都会紧紧抓着妈妈的手,试探性地先踩踩看,确信安全了才会放下身体的重量落脚。

过了一会,见冰面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宝宝也便越来越疯狂了。瞧瞧,宝宝和妈妈像不像在表演“冰上探戈”呀?


母子仨真是要玩疯啦!非常感谢王叔叔,给我们抓拍了这么多生动、温馨的画面!
四、清华与美食:
这天的行程原计划还要参观北大和清华,这两所大学和圆明园都在一个片区,挨得很近,但是,我们从圆明园出来时天色太晚,北大显然已经不可能再去了,清华也只能在门外拍几张照片,留些脚印便抱憾地离开了!

当我们在圆明园里游览的时候,另一部人员参观了清华大学,听他们眉飞色舞地讲述清华校园是多么得好玩,骑车游览是多么得有趣,还在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所描述的荷塘上溜了冰,琳儿羡慕得不得了呢!
哈哈,小姑娘后悔了哩!乖乖,别着急,清华北大,咱是一定会去的!
这天的中午饭,我们选择了一家北京炸酱面馆,店内老北京风格的雕塑栩栩如生,乍一看还真以为那坐了一位账房先生呢!
炸酱面馆人满为患,幸好我们乘坐的旅游车师傅帮我们定了位,这才没有排队等候,节省了不少时间,在此向好心又热情的师傅表示真诚的感谢!
从天坛出来,大家真是又累又饿,按说此刻吃啥都该觉着香,可是,四川人吃惯了麻辣味,对于略带甜味的北京炸酱面几乎评价一致:不好吃!呵呵,实乃口味不合,非炸酱面之过呀!
妈妈从小生活在北方,喝牛奶、吃面食长大的,又在南方呆了20多年,也适应了麻辣,如今对于南北饮食几乎都能接受,走哪“吃”都不是问题,所以,妈妈觉得北京炸酱面也还蛮好吃嘛!
爸爸就不一样咯,出门最大的问题就是饮食,自曝:出门在外时,经常吃不饱!所以,不喜欢出远门。嗨,适应能力差呀!这更应该到处走走啦!哈哈!
晚餐,我们选择的是位于王府井楼上的“东来顺涮羊肉”,据说也是非常有名的哦!店外很宽的商场走廊上都挤满了人,长板凳上也坐满了排队等侯的人,吼吼吼,真的是人山人海耶!瞧,琳儿只能坐在店外窄窄的栏杆上休息一下了!
我们早已是饥困累交迫了,但是,没办法呀,一个字——等!足足等了一个多钟头,总算有座位了,东西蛮好吃,爸爸也很豪爽,点了不少,可是,或许因为太累、太困,妈妈竟然觉得不太想吃,真是吃不动了!我们这桌最后剩下很多,好可惜呀!

相关资料

一、天坛
二、颐和园
三、圆明园
(待补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