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贝玩过的“存钱罐”百变创意游戏
   
    
估计每个有小孩的家庭都会有存钱罐吧?那么,存钱罐除了装钱,它还能做什么呢?嘿,它可以当玩具呢!不信?就请看看3岁小儿和妈妈用存钱罐玩出的创意游戏吧。呵呵,近段时间宝宝特别喜欢玩存钱罐,就连晚上睡觉时,都常闹着还想玩。于是,妈妈便想到把以前利用存钱罐给宝宝玩过的游戏集中介绍一下,希望能和大家分享。
    
 
 
    
1、放物入孔——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及手的控制力,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耐心,促进精细动作发展。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对应的关键期(又称:敏感期),如果家长了解这一点,并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就会事半功倍。当然,这个“训练”嘛,就是和孩子玩游戏咯!
    
婴儿出生11个月左右,是“放物入孔”的关键期。妈妈为姐弟俩收集了家中带孔的物品,并根据难度分批用来和姐弟俩玩游戏,比如:药瓶、带孔漱口杯、牙签筒、存钱罐等等。
    
琅宝贝满1岁2个月后,妈妈开始给宝宝玩“投硬币入存钱罐”的游戏。因为它的难度高于其它几种“放物入孔”玩具,宝宝需要将手里的硬币调整为与投币孔顺向,再将硬币投入孔中。除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观察力、专注力、思维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景想象——根据存钱罐的外形,把取币、投币的过程设计为生动的情景想象游戏,目的还是“放物入孔”,但变化多样的玩法可激发孩子持续游戏的兴致,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并有助于认知能力和情商发展。
      
     
(1)圆柱体存钱罐:宝宝0—6个月的时候,妈妈把少量的硬币装入其中,随意摇晃发出响声,让宝宝寻声找物,锻炼宝宝的听觉敏锐。因为上面有叮当猫,妈妈就说:“哇,叮当猫给宝宝唱歌啦!”接着再按节奏摇晃。然后,再把存钱罐放在桌子上滚动,并对宝宝说:“宝宝看,叮当猫给宝宝跳舞啦!”
                
   
 
      
(2)小汽车存钱罐:投币的时候,妈妈会对宝宝说:“来,我们给汽车加油咯,就像宝宝吃了饭才有力气一样,小汽车也要吃饭的,我们给它加了油,它就有力气,就可以跑得很快啦!”取币的时候,妈妈会说:“我们来给小汽车做个体检吧,打开肚子瞧瞧,哇,好多的零件呀!宝宝来当修理工了,我们把零件都搬出来吧!”         
  
     (3)小猪存钱罐:游戏的时候,要投币了,妈妈常常会说:“哦,小猪肚子饿了,宝宝快给小猪喂饭吧!”取币的时候,妈妈故意说:“呀,小猪吃得太多啦,要解大便了,宝宝快来帮帮小猪吧!”于是,宝宝就会把存钱罐出口的塞子去掉,把硬币哗哗哗地倒出来,还总是兴奋地大喊着:“哇,小猪解了好多大便哟!”妈妈接着又会说:“哎呀,小猪的肚子拉空了,他又饿了,我们再来给它喂饭吧!”宝宝就会乐此不疲地投币、取币、投币、取币,也不管它吃下的“饭”是不是解出的“大便”了,只顾着开心呢!
               
 
                         
小猪要解大便啦!
 
    
3、左手投币——让宝宝用左手投币,自然是为了锻炼右脑,以达到全脑开发的目的。
     
宝宝不是天生的左利手,投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右手操作,妈妈便故意把存钱罐和硬币放在宝宝左手更方便的位置,促使宝宝能自觉自愿地使用左手,当然,妈妈也会在一旁鼓动宝宝用左手。妈妈会说:“我们来看看宝宝的左手能不能干呀?”当宝宝左手投中了,妈妈就会夸张地大喊:“哇,宝宝的左手好能干哟!一下就投中了,真是灵巧的小手,太棒了!”
 
    
4、轮指投币——就是用大拇指分别与其它手指配合捏着硬币投入存钱罐中,这是充分锻炼各个手指,目的是促进大脑更好地开发。因为,手是人的外脑,所谓“心灵手巧”,其实就是“手巧”则“心灵”,通俗简单地说就是,双手越灵巧,大脑就越聪明。
     
一般情况,宝宝都习惯于用右手大拇指与食指合作投币,所以,妈妈会有意地引导宝宝每根手指都与大拇指合作,比如,妈妈会故意说:“现在,我们来让宝宝的无名指和大拇指合作吧,它们两个结成好朋友,看看能不能投进硬币呢?”宝宝成功了就会很兴奋地说:“耶,还行呢!”妈妈立刻表扬:“哇,你的无名指还真的很棒呢,加油,我们看看,它跟大拇指合作能投进多少硬币呀?我们一起来数数吧!”宝宝就会很愉快地进行,直到他不想再坚持下去,又换别的玩法就OK,千万不能强迫哟!
     
  
 
   
5、数数、点数——投币的时候教宝宝数数、点数,也是一种学数学的好方法,可以发展孩子的数概念,提高数学能力。
     
 宝宝还不会数的时候,妈妈就数给宝宝听。一开始只数1—10的数,无论硬币有多少,数到10便又从1开始数。随着宝宝年龄增长和语言能力、数数和点数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变为1—20、1—30、1—40……1—100等等。3岁4个月的琅宝贝现在是可以数到100了,当然,妈妈还是会带着宝宝一起数,一方面是制造热闹气氛,促使宝宝玩得更有兴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增强数数的准确度,提高宝宝从1到100的数数和点数能力。
 
    
6、分类——根据硬币的面值和图案,将相同的币收集在一起,然后再分类投币。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思维能力,初步建立集合的概念,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
      
现在的硬币主要是1元、5角、1角,以前还有5分、2分、1分和老版1角,妈妈根据宝宝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适龄游戏。比如,1岁半到2岁的时候,基本上是用新版的1元、5角、1角来分类,开始只让宝宝找出一种相同的,过些时候,再增加为找两种,又过些时候,再增加难度,找出三种。现在,3岁3个月的琅宝贝已经可以玩五种币的分类游戏了。(2分、1分的币没有让他找了,但若想玩,应该也能准确分类的。)
    
   
 
    
7、认大小——不同面值的硬币大小也不同,利用硬币教宝宝辨认大小,促进宝宝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宝宝建立大小概念。
      
琅宝贝是1岁2个月正式开始玩“认大小”游戏的,那时候,所选的教具都是大小差异比较明显物品,待宝宝对大小概念认知比较清晰了,给他认大小的教具再慢慢变小,硬币的利用一开始选大小差异最大的1元和1分,难度逐渐提高到选用差异最小的新版1角和老版1角。
 
    
8、排序——在熟练掌握大小概念的基础上,开始给宝宝增加难度、学习按大小排序,促进宝宝的认知、观察、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的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琅宝贝是两岁左右开始玩排序的游戏,在用存钱罐玩投币游戏时,妈妈先用三枚大小不同的硬币跟宝宝玩,然后逐步增加难度,现在使用五六枚硬币让宝宝排列顺序。
 
    
9、认多少——硬币很方便用作“认多少”的教具,游戏目的是帮助宝宝建立多少的概念,促进宝宝认知能力和观察力、思维能力发展,提高数学能力。
       
宝宝大概1岁10个月左右开始学习认多少,用存钱罐玩游戏时,妈妈会分出两堆硬币,开始的时候,一堆很多,一堆很少,使两堆硬币在数量上差异明显,教宝宝辨认多少比较容易理解。后来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宝宝会点数以后,妈妈就和宝宝玩5以内比较多少的游戏,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帮帮助宝宝理解“多少”的概念。再大些了,慢慢过渡到比较10以内的多少。
 
   10、认圆形——发展图形认知能力,初步学习共性概念,促进宝宝对圆形的理解、认知和记忆。
      
在和宝宝玩硬币的时候,妈妈会握着宝宝的手,让他用一根或两根手指顺着硬币的边沿摸一圈,并告诉宝宝这是圆形,让他通过触摸感知圆形,并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共同作用来认知圆形。
          
 
 
    
这些都是宝宝3岁前玩过的游戏,最近,小家伙又疯狂地爱上了存钱罐,几乎每天都要玩几次,尤其迷恋“小猪解大便”的情景想象游戏,有时侯晚上睡觉前还会吵着说:“我还想让小猪解大便,还想给小猪喂饭”。
 
    
通常情况下是妈妈陪着宝宝一起玩的,偶尔宝宝自己玩,就会让小猪把所有的“大便都拉出来,然后,宝宝就很有创意地玩起了下面这个原创游戏。
 
    
11、扮演游戏“送货、卖鱼”——
玩角色扮演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并促进认知能力和情商发展。
     
宝宝会把所有的硬币装进大盒子或是摩托车的后备箱里,然后,开着摩托车在家里各个房间里窜,大声吆喝着:“送货了,送货了,谁要买东西呀?”妈妈见了就会说:“哟,小货郎来了呀!我看看,都有啥好东西呀?”宝宝就会指着硬币说出许多假想的物品名称。有时候,又会说那些硬币是鱼,还拿着自己的玩具小鱼网,高喊着:“卖鱼啦,卖鱼啦,我这里有好多鱼哟,快来买呀!”呵呵,又扮起了小鱼贩的角色。
  
     
 
    
自从有了孩子,在妈妈的眼中,家中的所有物品都多了一个新功能——玩具。妈妈喜欢不断开发这些物品的潜力,让它们变得功能更强大。而这种充分的利用,让人觉得充满想象和创造力,孩子玩得高兴,妈妈也会感觉很有成就感呢!
 
    
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也能够促进能力的发展,但一定要以孩子为本,以孩子的快乐为主,家长切不可强迫孩子玩“家长想让孩子玩,孩子却不想玩”的游戏,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教”,但要让孩子处在“无意识地学”中,所以,家长要开动脑经,善于引导。
 
    
孩子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兴趣点也越容易转移,在玩存钱罐时,单一地做投币、取币动作,孩子玩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因枯燥而失去兴致,所以,妈妈的在宝宝玩投币的过程中,常常会穿插进行以上的游戏,以使宝宝能够延长游戏的时间,增加游戏的快乐,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同时也能获取更多的发展。
 
   
  
 
 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