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融|在肖尔开放性影像的背后”学习摘录
标签:
斯蒂芬肖尔隐喻美学 |
分类: 色影无忌 |
在画面中表达目力能及之处的透视,以及画面中各种物体之间的构成。他通过取景边框对眼前的景观进行剪裁和构图,将外部混乱的世界变得有序,让观者更注重体验他在现场的感觉,并注意到那个时代的特征。
没有地平线和天空的乏味场景中,也能借助心理与视觉的关系,观看并拍摄出具有空间深度幻觉的作品。
他正是在这个时期了解到,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界万物皆是幻象。他意识到,通过我们对世界的洞察、条件反射和理解建构心理模型,才能用我们的心去观看外部世界。如果摄影师能建构这种心理模型并能意识和掌控该模型,便能控制照片的心理层面,继而能观察到并拍摄出具有空间深度和意境幻觉的作品。
肖尔是将色彩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元素,与形状、平面、纹理、线条、倒影、物体、人物、透视和瞬间一起用于拍摄美国文化和社会景观影像的先驱之一。他从这些普通事物、场景和人物的表象中发现不寻常之处。他不只是要赞美大自然中存在的美丽色彩,而是要发现他所体验到的色彩与现实世界中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进而创造出彩色摄影所能产生的新的隐喻和美学。
后一篇:《又见奈良》的另一种刺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