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2010-11-17 00:33:47)
标签:

哲哲

育儿

杂谈

宝贝吃苦

不刻意

言传身教

带出好宝宝

生活本身磨砺

分类: 育儿分享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好几天没更新了,这对于我,开博以来一直对哲哲宝贝的博客记录、整理哲哲成长经历的我,一直而处于极端亢奋、浑身使不完的劲儿的我来说,真也是天方夜谭了。
 
这一次,不只是哲哲的粉丝和我的热情的博友们,还有北京大麦的买家盆友,甚至今天都惊动了我的亲家母一笑顺路跑来问我下。亲们的疑惑都是:亲耐滴哲哲妈妈,怎么了,一直没更新?哲哲的不是好了吗?
 
没错,哲哲在上周四,在我的精心照顾下,痊愈了。可是,我也因为需要照顾哲哲,一时的放慢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一直到现在都有点儿找不着北的感觉,好像一下子什么什么都乱了套了,都不在那个快速运转的节奏上了。
 
忙于街拍、忙于组织策划活动、忙于博客的撰文、忙于整理店铺、忙于交约稿。。。甚至有时候发现,忙到,都快顾不上哲哲了,当然就更不用说哲爸了。想想,还有那么多那么多的哲哲的点滴列在提纲上,已经不再是日记了,都快变成回忆了。呵呵,哎,想来,真是很内疚。
 
那么多想到的,记录着要写的,可今天打开编辑博文,无意中抬眼看到了参加舍得让你家宝宝吃苦吗?话题】,天,今天就写它吧,来的巧呢。
 
作为妈妈,我想,我不想让我的孩子吃苦,如果我和孩子的爸爸能够创造优越的生活给孩子,我想不明白,为啥一定要让孩子吃苦呢?
 
诚然,有些人可能说,不经历风雨,不历练苦难,孩子怎么能长大呢?怎么能成功?怎么知道努力呢?那么我想说,是不是经历风雨和历练了苦难的人,都成功了呢?就一定知道努力呢?身体上的磨难一定是成长和成功的基础吗?
 
我肯定滴说,身体上的磨难、生活的苦楚不一定就造就一个人的刚强意志或努力奋进直到成功的信念?那么什么才能造就这些优良的品质呢?
 
我的育儿方针,或者说我的生活思想和答案是:生活本身就是磨砺,又何必刻意让孩子去讨苦吃。
 
其实,影响一个人,尤其是用合适的、适合的育儿方法去影响我们自己的孩子,身教远胜于言传,还有,就是体验挫折永远要比只是身体上简单的、表面的受苦来的实在也实际有效。
 
最近一周,我经历了哲哲生病、博客不能更新、谈好的活动策划由于哲哲生病而不能进行、店面遭遇快递公司误投,造成两个买家不能准时拿到自己的东西,而我可能将面临得到来自买家的不满意、接连遭遇买家退订(所幸目前没有收到货后退货的,已经买过的买家都是那么的疼惜我,让我很感动)、与哲爸就他不同意我目前过于辛苦而牢骚满腹,进行心理和口舌大战、阿姨家里有事,近期需要我自己做所有的家务和做饭等等等等,想想,其实这些生活琐碎的烦恼,才是真正的磨砺吧。
 
我能坚持并坚强地扛下来,吃掉这所有的不顺利、不愉快,乐观、积极并保持一直向上的心态和一直向前的步伐,就是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的身教。
 
同样,我们的孩子从生下来,就从陌生、熟悉到适应这个世界;从开始对幼儿园的恐惧、不习惯到最后喜欢并爱上幼儿园和老师及小盆友们;从开始对同龄宝宝的观察、试探、接触到最后可以自己独立结交自己的盆友;从跌倒了看着妈妈的无所适从到最后的乐观爬起继续跑步向前;从开始对于奶的吸允都需要护士的引导,到最后可以自主独立的吃饭并能够自如的使用筷子;从开始的无声世界,而后依依呀呀到现在的能说会道。。。。。这一切,对于一个孩子,从出生开始的孩子,都包含了太多生活的所谓【苦】的磨砺。
 
我们的宝贝,正在用他们无比坚强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适应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和成功,并且我不得不说,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惊喜。
 
无论我近来的思绪是否烦乱,有没有阐述明白我的观点,总之,综上所述,我认为,没有必要刻意让我们的孩子讨苦吃,关键是,爸爸妈妈用心正确引导和培育,帮助并支持他们,通过生活本身的历练和检验,每一个宝宝,都将是成功的缔造者。
 
 
最后,我针对议题中提到的几项宝贝是否有体验过的生活常识,就我的想法,进行一下简单的阐述:
 
自家有私家车,你家宝贝出行坐过公共交通工具吗?
到目前为止,如果不算上坐飞机或者飞机场的摆渡车(我认为那也算公共交通工具),哲哲并未坐过公共交通工具。
理由:我没有认为,刻意去坐公交车,就对孩子有什么苦的教育。
 
首先,我不同意,坐公交车就是【穷人】在吃苦,因为我以前公司的大老板,身家过千万,他就很喜欢坐公交车,甚至当年的小公共,他觉得很有生活的感觉,他不是作秀,而是每天上班都坐,他一直在北京没有买车。
 
其次,如果说公交车很拥挤,尤其是上下班的时间,那么,父母打拼的优质生活,可以让自己的宝贝免受拥挤,为什么不可以呢?而如果只是为了体验而体验,坐一次,那就真的是作秀了,我们的孩子反而会觉得,自己很特殊。
 
再次,如果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为其辛苦打拼的良苦用心,我相信对孩子会更加起到增进亲子感情、尊重并感谢生活的良好作用。
 
2岁半起,懂事的哲哲对下班回家的爸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你今天辛苦吗?”而不再是以前的:“爸爸,今天有物吗(礼物的意思)?”没有人教,是她自己的感受吧。
 
而且,哲哲从未觉得自己坐私家车和公交车有什么不同,反而,她更向往公交车,哈哈,我呢,等待哲哲不经常在人多的时候赖皮总是要抱着后,会带她坐公交车,不是去受苦,而是平常心,去地铁或者公共汽车方便到的地方,不堵车呢。
 
 
宝贝去上幼儿园或上学,自己背过很重的书包吗?
有啊。
很平常啊。哲哲适应幼儿园后,每天上下学都是她主动要求自己背着自己的小书包啊。这与我从哲哲0岁开始培养,从第一次可以自己抓住一个摇铃的鼓励与赞叹,并一路欣赏她的劳动,肯定是分不开滴。
 
哲哲从来都以自己能帮助我拎东西啊,找东西啊等等为傲。
 
 

宝贝洗过自己的小内裤小袜子吗?

有啊。

2岁开始到现在,哲哲就一直在每天洗澡的时候,会洗自己的手绢、小型的毛绒玩具、小袜子等等。每次我基本都不会重新洗,即使没有洗干净,我也会告诉她,哪里没洗好,哲哲会在第二天洗澡的时候,自己重新洗。

 

 

你会让六七岁的孩子为家人做饭吗?

会啊。

因为哲哲现在,奥,不,是从2岁开始,已经和我一起做饭了呀。

哲哲2岁的时候,我家拌凉菜或者咸菜的调料,就都是哲哲的手笔了。

更加从今年夏天开始,哲哲可以帮助我一起,搅鸡蛋、切菜(用她自己的塑料刀)、择菜、看火、洗碗(她自己的,包括瓷碗)、擦桌子、擦地(有时候是和阿姨一起擦地)等等。

 

 

万千宠爱集于的的宝贝,在上小学后穿过别人的旧衣服吗?

哲哲很小的时候穿过朋友妹妹的孩子的衣服,哈哈哈,很绕哈。

上小学后嘛,还不知道。只是我现在想,穿别人的旧衣服,我有三个条件:

1、这个别人,一定必须是我认识的人;

2、衣服的质地要舒适;

3、品位(不一定是昂贵的)要与我相投。

这三个条件跟吃苦没有关系。

 
 
其实,我觉得最后回答的这些问题,依然是我的标题: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根本无需刻意让孩子讨苦吃。一样可以培养和造就孩子的努力奋进的生活态度和精神。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最后,秀一下一位不认识的买家的可爱女儿,呵呵,一身衣服都是哲妈的麦田里的讨喜品。
欢迎大家光临  北京大麦金子在麦田等候您。一起分享育儿与打造宝贝时尚。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欢迎您带着您的街拍随时到哲哲宝贝的置顶博文【炫彩冬季】亲子育儿博客街拍第三赛季邀你火热加入里跟评论报名参加街拍赛,踊跃支持亲子博客街拍活动。

 

 

美,尽在金子的TB麦田 北京大麦

 

新浪博友聚会活动集结站(新浪UC群):

1、亲子育儿活动群(华北、东北地区博主请加群号):10096733

2、亲子育儿活动群(西北、西南地区博主请加群号):10217149

3、亲子育儿活动群(华东、华南地区博主请加群号):10217459

 

新浪UC下载地址:http://down.tech.sina.com.cn/content/42342.html 

您好,我是新浪育儿博客热点评论员,您的文章很精彩、够热点,请给我留言或发纸条,我会向育儿博客编辑推荐您的文章。请继续支持新浪育儿博客,谢谢!

 

您好,我是新浪育儿博客街拍栏目管理员,如果您的街拍创意新颖地表现亲子时尚、展示城市风貌,请在此博客留言或发纸条给我,或QQ留言。哲妈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予以访问拜读。

 

欢迎来访的亲们和我一起关注新浪亲子大本营 ——

新浪亲子官方微博—养儿育女,大事小事,家长里短,亲子关系--探索、追踪生命之源--每日为你微观报道。

 

    您好!我是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管理员。欢迎加入我们的圈子和qq12群,常回圈子看看,常到群里交流。您可在圈中自荐博文,管理员们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文章或者审核进入博论坛!


 博友们,大家一起关注围脖,支持围脖。请加哲哲宝贝的围脖粉丝哟:

http://t.sina.com.cn/zhuyingying/profile

谢谢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孩子吃苦】生活本身就是磨砺(浪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