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组哲宝贝2岁生日时的照片)
下午参加了《婴儿母亲》杂志社的妈妈座谈,妈妈们都是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就照顾宝宝、培育宝宝过程中可能或已经遇到的难题、困惑和关注点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而真诚的讨论。
谈论间,杂志总编裴非提出了一个论点问题:如果杂志社组织一次话剧演出,请宝宝们参演,妈妈们愿意让宝宝们参加吗?
多数宝妈们基本表示赞成并支持这样的活动,但也都表示:会先征询宝宝自己的意愿。但有一位妈妈在表示了会征询宝宝的意见看是否参加的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诸如如此之类的参演话剧、表演会、宝宝秀等等活动,其实只是爸爸妈妈想让宝宝们去,而非宝宝本身愿意,爸爸妈妈想让宝贝去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虚荣之心。我接过来说:宝宝是可能自己发自内心的愿意去的。那位妈妈反问我(们):这么小的孩子有表现欲吗?我说:有,当然有。
今日话题论点论据一、小宝宝有表现欲吗?
认真发现哲宝贝有表现欲是在她5个半月时,那天她坐在床上拿着特别心爱的圆珠笔挥来挥去的,突然笔掉了,哲宝贝很本能地去用手捂住掉下去的笔,但毕竟是那时宝贝的手眼配合的不是很到位,所以小手第一次捂到肚子上、第二次捂到腿上,而笔都先她的手一步掉下去了。我一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两次没挡住笔的下滑后,哲宝贝抬头看着我“嘿嘿嘿”地笑了,我分明在她笑着的眼睛里看到了尴尬和无奈,有些怜惜,我告诉她:“哲儿,你真棒,妈妈看到了,你会那么快地去想把笔接住,你很了不起。”我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怎样,反正在我眼里和心里,这么个小人儿,有那么快的反应我很满足。而且,从这件事,我看出,小宝宝也会知道表现,把事情做到好,就是他们表现的最原生态的心里反应。
从那时起,我观察女儿时,会关注、更加保护和注意引导她的表现欲。
比如,6个半月刚会爬时,女儿只让我一个人看,爸爸藏在门外,她居然知道爬两步停下来往门外看两眼,两个字:鼓励——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第一次的开始;9个月时,女儿自己可以扶着公园的长凳靠背站起来,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如果其他的宝妈们没注意她的“壮举”,她会向着她们“嗯,嗯”地没完,直到她们停止聊天,看她重新走一遍为止,三个字:挺开心——愿意表达和展示自己,是一个人的很重要的本领;9个半月时,女儿第一次自己可以拿勺吃饭,我给了她掌声,从此,直到她14个月时,每次吃饭都要让在座的一起吃饭的所有人,给她鼓掌,谁不鼓掌,即便她只会说“嗯”时,女儿也会一边把头向此人抬起并一边“嗯”着示意,还一定会用她自己拍着的小手告诉你,“为我鼓掌”。四个字:实在有趣——宝贝有表现的意识到了如此,也真是趣事了。13个月半时,刚刚能够独立行走的女儿会每天早上自己去把音响打开,跟着光盘里的音乐自发的跳舞,并能够接儿歌里的歌词,她跳舞唱歌时,一定让我陪着旁边,欣赏她;并且,如果我说:“哲哲,妈妈唱歌,你跳舞好吗?”无论有多少人在身边,无论这些人是否是女儿认识的人,她都会毫不犹豫地跳起来,并把自己知道的歌词唱出来。
由此看来,小宝宝是一定有表现欲的。
此时,另一位妈妈提出来,小宝宝的表现欲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事儿,大人笑了,开心了,他们受到了鼓励,所以就喜欢做了,那不一定是他们自己的表现欲。
今日话题论点论据二、表现欲是作为一种潜能与宝宝所有其它能力一起同时得到开发的
我们可以认为表现欲不是天生的,是我们大人后天培养的,但我想说的是,初生伊始,宝宝的哪些能力又是天生的呢?
如果我不为人母,我可能到现在都不知道,人类出生最初是连吃奶都要学习的。常常看到电视上、书上讲小动物生下来就知道找妈妈的乳汁,不要教就可以找到,并很快掌握如何吸允乳汁了。可是我们人类发展进化到需要接生医生,婴儿生下来母子分离,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如何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泉。
到现在偶尔都会看看女儿在她人生第一次被护士抱着教她如何吸允奶瓶的视频,每次看过都会增加我教育女儿的耐心和信心。(我是剖腹产,开始并没有奶水的,但医生和护士告诉我,即便是吸允母亲的乳头,婴儿也是要学习的)。那段视频里,护士对女儿和我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哟,小宝贝儿你真棒,行了,好,慢慢来,行了,真棒,就这么喝......”这是最初的赞许吧。
从最初的吸允,到后来的翻身、坐、爬、站、走、说第一个字等等,我们的宝宝无时不刻不是都在我们的注视中、鼓励中、掌声中和赞赏喝彩中成长吗?他们的本领哪一样不都是在爸爸妈妈的关注或帮助中得到的开发和加强吗?在这些过程中,我们已经在培养孩子的表现欲了,不是吗?当然不能说,此时的爸爸妈妈是在出风头。因为如果你还记得,当宝宝吸允不到奶时的啼哭、当宝宝翻不过身来时、坐不住时、无法用四肢爬时、站不稳走不稳而摔跤时看着你求助的眼神、说出第一个字时渴望你认可的表情,你应该知道鼓励对宝宝意味着什么。
其实,登台表演、参演话剧等,只是把宝宝的表现欲作为一种潜能单拿出来开发了而已,并不是所谓的爸爸妈妈出风头,如果那样的话,所有做爸爸妈妈的都没必要去关注和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了,不是吗?(这里我所指的,完全不同于个别人的攀比风头)。而表现欲,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要关注的。
今日话题论点论据三、开发表现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表现欲是自信的代名词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能够并善于表达和展示自己与自己的本领、知识,是她(他)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个条件。
1-3岁的我一直跟着个性怯懦的二姨,后来我胆子小到遇到不会的题,站在老师的门口30分钟都不敢进门。
初中时,因为上课发言声音太小,我的英语老师居然取消了我的发言资格。后来一次一对一的口试时,该名老师问我:“你是我们班的吗?你的口语这么好,我怎么不认识你呢?”我说:“您取消了我的发言资格。”老师恍然大悟,后来让我做了英语领读课代表。
上大学时,我读英语语言文学,一次上翻译课,一个问题别的同学都没能回答上来的,很巧,我预习时看到了,我试着举起了我的右手,当我答出来时,我看到了老师眼睛里欣赏的光芒,他一定为有我这样认真和“博学”的学生而感到了自豪。从此,我更加努力的预习和复习,老师们也都是在提出的问题,遇到无人能答者,才于最后一刻,要我来讲出正确答案。
学得多了,心里有谱,当然人就更自信了,而自信的人才会有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欲望和机会。
实践证明,正是由于我在大学里逐步培养的自信和表现力,我找到了第一份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通过笔试、口试后供职一汽大众。
其实培养表现欲,我认为就是培养宝宝的自信心,而一个人的自信是他(她)将来步入社会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生技能之一。
我们的宝宝当然个性有异,这与家庭的遗传和出生后主要看护人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无论什么情况,我都呼吁和倡议,让我们动起来,为了宝宝的明天,在培养他们吃、喝、言、行的能力时,关注和开发他们的表现欲和表现的能力,让每个宝宝都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参演话剧,绝不是出爸爸妈妈的风头,而是孩子表现潜能的开发之举。
一个意外的惊喜:周五晚上我浏览新浪亲子时,意外地看到了在新浪亲子视频精华推荐里有哲宝贝一段开怀视频:多才多艺喜羊羊。真开心。

下面这个是在“育儿视频”

http://you.video.sina.com.cn/b/30442479-1286571293.html
由于本视频多次下载本博文中,均未成功,把网址贴于此,敬请点击观看,相信您一定会开怀大笑的。

您好!我是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管理员。欢迎加入我们的圈子和qq10群:53464404,常回圈子看看,常到群里交流。您可在圈中自荐博文,管理员们会择优向亲子编辑推荐文章或者审核进入博论坛!

博友们,大家一起关注围脖,支持围脖。请加哲哲宝贝的围脖粉丝哟:
http://t.sina.com.cn/zhuyingying/profile
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