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给宝宝科学“春捂”

标签:
哲哲妈妈育儿春捂科学适度适时 |
分类: 育儿分享 |
1、科学的“春捂”是要适度。
“春捂”好,贵在讲究适度,如人们常说的“要想小儿安,常受三分饥和寒”,这就是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只有掌握春季养生法,才能为新一年的健康打好基础。
因此“春捂”并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强调衣服增减既要视天气的变化情况而定,同时根据宝宝的自身的体能素质。换季时节气温日差较大,早晚较冷,此时可适当“捂”一会儿。而晴日的中午时刻,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上,此时可适当减衣服。
2、“春捂”要适时配合宝宝们好动的特点
宝宝们天性好动,尤其是早春在户外活动玩乐时,大多宝宝都已经在家里憋闷了一整个冬天了,躁动的四肢早就不耐烦地要从棉衣服里钻出来快活一下子了。当宝宝开始活动时,建议可以适当地给宝宝减衣服,这样不至由于活动剧烈而大量出汗导致着凉,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或感冒;而当宝宝停止活动时要立即给宝宝添加衣服,保护好身体运动后的热量,以免冷风吹透汗湿的身体引发疾病。
3、“捂”两头
另外对于“春捂”,建议是注意“捂”两头,即重点照顾好“颈和脚”两头。
幼儿易患呼吸道疾病,因此要注意宝宝颈部的保暖;另外,人体下部的血液循环较上部差,易受到寒冷空气的侵袭,所以也要注重对宝宝下部,尤其是腿和脚的保暖,免受风寒。
4、“春捂”参考当地适时温度而定
当昼夜温差大于8度时,就需要“捂”,为宝宝添加衣服,以免受寒。随着气温回升,也不可以减衣太快,应观察5-7天,待气温回升稳定后才“不捂”。体弱的宝宝,更应多观察几天为宜。
春天已经迈着她舒缓的脚步暖暖的走近我们,花儿就要开了,树就要绿了,小草已经开始返青了,但冬天的寒还并未完全退去,乍暖还寒,请您一定要记得为宝宝和自己科学“春捂”哦。